福寿园 >> 墓园动态 >> 上海福寿园墓地名人堂 | 所谓成功,就是用自己的方式度过一生

上海福寿园墓地名人堂 | 所谓成功,就是用自己的方式度过一生

一个人就是一本书,

一个人就是一座城。

沪上名人,璨若星河,

读人阅城,精神永存。


曹荻秋,名聪,字仲榜,号健民,四川资阳人 。曾任重庆市委第三、第二、第一书记,重庆市副市长、市长,四川省委第三书记,上海市委书记处书记,上海市常务副市长、市长等职。

1927年曹荻秋在成都师大加入党的外围组织“导社”,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投身革命。他曾领导震惊四川的“广汉起义”,在四川、上海从事艰难的地下工作。1932年因叛徒出卖而入狱五年,他作为狱中负责人与敌人进行了不懈的斗争。出狱后,立即投入抗日救亡工作。1940年随刘少奇东进盐阜地区,开辟敌后根据地,与日伪展开浴血奋战。

在解放战争时期,他坚持苏北和江淮地区的反扫荡工作。淮海战役开始后,他在华北支前司令部,为支援渡江作出了卓越贡献。1949年率领西南服务团长途跋涉进军西南,在重庆市的改造、恢复、建设、发展中,他呕心沥血立下了不朽的业绩。1955年调至上海,为上海的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尽心竭力。他把自己的一切都奉献给了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伟大事业。

化大革命中,曹荻秋同志与“四人帮”反革命集团进行了坚决斗争,遭到诬陷迫害,被打成“叛徒”,非法监禁达六年之久。在此期间,他正气凛然,据理反驳“四人帮”的污蔑之词,革命信念十分坚定。1976年3月29日,曹荻秋在上海逝世。1978年4月,经中央批准,中共上海市委为曹荻秋同志平反昭雪,恢复名誉。

李国机,四川资阳人,一级律师,中国民主同盟盟员。毕业于复旦大学法律系,曾任上海市律师协会前四届理事会理事,第五届律师协会顾问委员会顾问,曾被评为上海市律师系统先进工作者。


他被称为新中国第一代律师,“三中全会”后第一批复出的律师,成立了新中国第一家以个人名字命名的律师事务所。

2004年8月31日李国机因突发心脏病去世,享年79岁。

李国机一生承办了无数案件,有许多是颇有影响的大案要案。如令其一举成名的“四明堂案,又如“台湾特务李俊敏案”、“游本昌名誉侵权案”、“李宝善被诽谤案、“杨百万被侵权案、“刘海粟遗产继承案等等,在社会上赢得了良好声誉。在半个世纪的律师生涯里,李国机历经人生沧桑,铮铮铁骨,仗义执言,办案无数,名闻遐迩,堪称上海一代律师的典范。

奇梦石,1924年出生于上海的一个普通商人家庭。1942年肄业于上海正风中学,1946年考入联华影艺社,1947年转任昆仑影业公司演员,1952年起任上海电影制片厂演员。曾参演《八千里路云和月》、《水乡的春天》、《剑归》、《龙云与蒋介石》等影片,还曾出演《上海滩绑票奇案》、《儿女情长》、《上海的早晨》等电视剧。


他在银幕上塑造过无数令人难忘的艺术形象,成熟潇洒的内在气质、扎实老道的表演风格,使他成为家喻户晓的实力派演员。1990年其因在《上海的早晨》中扮演梅佐贤荣获第八届大众电视金鹰奖最佳男配角奖;1997年因《儿女情长》中童阿伯一角荣获第十五届大众电视金鹰奖最佳男配角奖。此外,他还分别于1989年和1991年荣获第二、三届中国电影表演艺术学会金凤凰奖。2002年11月1日,奇梦石在上海病逝,终年78岁。

张元济,字菊生,号筱斋,浙江海盐人。中国近代杰出的出版家、教育家、爱国实业家。曾任商务印书馆编译所所长、董事长,上海文史馆馆长等职。


张元济出生于名门望族,书香世家。清末中进士,入翰林院任庶吉士,曾参与戊戌变法,变法失败后遭清廷革职,前往上海南洋公学从事我国现代高等教育初创时期教学用书的编译出版工作。后立志以“扶助教育为己任”,投资商务印书馆,主持编撰《最新教科书》、《辞源》,出版《原富》等一大批西方哲学、社会科学、文学著作,主编《四部丛刊》、《百衲本二十四史》等大型古籍丛书,在他的主持下,商务印书馆由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印刷所发展成为中国近现代史上历史最悠久、影响力最大的文化事业机构,为中国现代出版业奠定了基础。

“数百年旧家无非积德,第一件好事还是读书。”这是张元济晚年所写的一副对联。百年中国,许多人都在寻找富强中国的道路,而张元济选择了以出版来推动教育,为中华民族的文明“续命”。嗜书、寻书、藏书、编书、出书,写就了他的一生。1959年8月14日在上海逝世,享年92岁。




【字号:

返回

{incldue file="./view/m_bottom.html"}
在线客服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