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寿园 >> 墓园动态 >> 再会“老娘舅”-谢谢侬带来的欢乐和笑声

再会“老娘舅”-谢谢侬带来的欢乐和笑声

他以生动活泼的小人物刻画走入人心

他是上海人家喻户晓的“老娘舅”

他是一位毕生为大家带来笑声的大好人......

11月19日,上海市人民滑稽剧团著名喜剧表演艺术家“老娘舅”李九松落葬上海福寿园人文纪念公园,让我们向这位慈眉善目的老爷子不舍告别。

人间老顽童 艺坛不老松

李九松——滑稽表演艺术家,江苏海门人,1934年11月出生,江南地区家喻户晓的“老娘舅”。上海市人民滑稽团表演艺术家、艺术顾问,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上海戏剧家协会会员。

出身于演艺之家的李九松在很小的时候就展露出戏剧表演天赋,三岁客串演出,七八岁就独自登台表演,十三岁拜师学艺,逐步走进滑稽圈子。

作为舞台上的捧哏,他口齿伶俐,动作感鲜明,塑造的角色往往憨态可掬,万其擅长塑造各种小人物形象。

他与另一位著名滑稽表演艺术家王汝测搭档40年之久,创作了《头头是道》、《请保姆》、《征婚》等经典滑稽戏、小品、独角戏等。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他又领衔主演电视情景喜剧《老娘舅》,使得“老娘舅”这一形象深入人心,得到了观众的广泛喜爱。

依依惜别 李九松安眠福寿园

当天,在家人和亲属的陪伴下,李九松老师骨灰落葬上海福寿园钟灵苑。

纪念碑为简洁大方的舞台样式,李老的照片摆在舞台左侧,脸上是大家最熟悉的笑容,其夫人的照片也陪伴两侧,台阶下蹲着的李老最喜爱的小狗雕塑,象征着那个观众身边可亲可爱的“老娘舅”始终活跃在舞台与传承一线。

伴随着轻柔舒缓的音乐,现场来宾及亲属依次上前鞠躬、献花,送别老李最后一程。

众人追忆 德艺双馨艺坛不老松

追思会上,来自上海市人民滑稽剧团的领导、同事及亲友们汇聚在上海福寿园人文纪念馆共同追忆这位德艺双馨的老艺术家。

追思会现场布置得如李老家里一样温馨朴素,现场大屏幕上再次播放着李九松老师经典的演出作品,观看着李老淳朴可爱的演出,在场来宾感慨万千。

作为李九松老师的黄金搭档,著名滑稽表演艺术家,上海独脚戏艺术传承中心(上海市人民滑稽剧团)书记、主任王汝刚深情回忆与李老合作的点点滴滴,盛赞李老一生执着艺术探索的精神和取得的卓著艺术成就。

青年滑稽演员钱懿代表剧团分享了自己眼中的“老娘舅”,通过深情意切的回忆,一个低调谦和、淡泊各利,对年轻一代始终相帮相助的老艺术家重回众人的眼前。

李九松先生的学生,浙江省曲艺家 协会副主席、杭州滑稽艺术剧院院长董其峰先生在现场特别感谢恩师,这位曲艺界的前辈以他独特的人格魅力令众人敬仰,也让在场的每一位都更加不舍他的离开。

追思会上,福寿园国际集团首席品牌官、上海福寿园人文纪念馆馆长伊华感谢李九松先生家人以及上海市人民滑稽剧团对福寿园的信任,她表示李九松老师是大家的良师益友,他对表演艺术执着追求,对家人朋友包容体贴、对生命从容淡然,是值得敬佩和尊敬的艺术家,福寿园将永远珍藏这份上海人难忘的人文记忆。

追思活动后,李老的家人表示将会把李九松老师曾经获得的“东方笑星”奖杯捐赠给上海福寿园人文纪念馆,供喜爱他的观众朋友们瞻仰纪念。

质朴的滑稽,质朴的演员,招笑无痕迹,却在观众心中留下无限回味。

感谢李九松先生为我们带来的欢笑,这份欢笑将永留人间。

对于几代的上海人来说,李九松承载着他们的欢声笑语。

他在滑稽戏方面的贡献、对曲艺发展的贡献、对上海独角戏的发展贡献都会让他永久地留在人们的心中,值得我们永远铭记。

【字号:

返回

{incldue file="./view/m_bottom.html"}
在线客服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