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墓地|树葬正迅速兴起,取代火葬只是时间问题?网友:不用买墓地了
上海墓地网 2024-8-5
我们大多数人传统观念里里都刻着魂归故里、入土为安的殡葬方式。
火葬在我中华千百年历史中一直占据着绝对优势的地位。
然而如今好多地方都不准土葬了,而且墓地的价格也越来越贵。
有些人会在居民小区买房,专门用来摆放牌位骨灰祭拜,好让逝者有安息之所。
因为小区房的价格比墓地便宜,虽然是无奈之举,但还是引发了很多民众的不满。
由于树葬发展迅速,网上有人说树葬取代火葬只是时间问题。
很多网友都说,以后再也不用买墓地了。
为啥会有这种说法呢?今儿个咱们就来探个究竟。
【我国传统的殡葬方式】
在我国,传统的殡葬方式主要是火葬和土葬,它们在我国的文化历史中占据主导地位已经有五千年了。
在我国古代社会,皇权和达官贵族都盛行土葬,这种习俗已经延续了千年。
这不只是因为千百年来流传下来的入土为安的传统思想,更多的是为了在去世后仍能彰显自己显贵地位的延续。
同时,土葬也让墓葬者的后代更方便了,他们可以在土葬墓前对墓主人进行各种形式的祭祀活动。
祭祀规模的大小能彰显其生前的身份地位和实力。
商朝时,一些比较偏远的民族已经有了火葬的习俗。
后来,随着佛教在中国的广泛传播,火葬也逐渐兴起。可以说,火葬的兴起与佛教信仰和文化的影响密不可分。
据说,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去世后,他的弟子们火化了他的尸体,然后各自保存了一些骨灰,这些骨灰被称为舍利(梵语,意思是佛骨)。
后来的和尚死后,也都把他们的尸体火化,将骨灰装进盒子里,藏在塔里。
在唐朝以前,火葬这种丧葬方式只在边远的少数民族地区比较常见。
后来,火葬在中原地区开始大量出现,到了宋辽金时代更为盛行,而这一时期也是佛教流行的时候。
也是在这个时候,北京开始实行火葬了。
【新型树葬方式正在流行】
树葬不是现代才有的,古代就有了,只不过那时是把整个尸体挂在选好的树上。
因为这种丧葬方式很简单,所以尸体几天后就开始腐烂了。
这会对当地人的日常生活产生影响,还会传播一些疾病。
其次,这还会引来很多食肉类野兽来啃食尸体,这不仅会给当时人们的生活安全带来一定的影响,也会让死者无法安息。
于是,大家在这个基础上,对树葬的方式做了改进。
首先,死者家属会给尸体包上厚厚的裹尸布,避免尸体腐烂变质后散发出难闻气味,同时也能防止疾病传播。
这样也能更好地避免相关食肉动物,顺着尸体散发的味道找到尸体。
把尸体用裹尸布包好后,人们会采取一些措施,防止食腐类飞禽找到尸体并进行破坏。
于是,家属会在所选的树上搭一个人工棚架。
这种人工棚架可以有效阻挡雨水等恶劣天气对尸体的侵蚀,还能防止食腐类飞禽破坏尸体的完整性。
这真的可以说是让殡葬过程充满了家属的参与感,也让葬礼流程更加人性化。
新型树葬是现代社会中一种更符合当下环境的下葬方式。
现代的树葬摒弃了传统的人工棚架殡葬方式,先将尸体火化,然后把骨灰或家属挑选的可降解环保骨灰盒放入树下泥土中。
用树木替代传统墓碑,方便家属日后祭祀时找到先祖的安葬之处。
很多家庭会在亲人树葬的那棵树上做记号,或者系上特殊的树带,也可能挂个刻有墓主人名字的牌子。
这种新式的现代树葬形式,既符合传统的入土为安观念,也契合了中华民族关于死亡即新生的理念。
把骨灰和能降解的骨灰盒当作所选树木的养分,也算是逝者的一种新生命。
从冰冷的墓室到象征着生命与新生的绿树,这何尝不是一种生命的延续呢。
【为何要选择这种改变?】
如今,越来越多的土地被用于建造高楼大厦,或建设成工地厂房,以满足当前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
一些绿植森林所覆盖的地区也被选为动植物自然保护区,导致现在的殡葬墓地大幅减少。
很多地方为了减轻这种压力,选择了通过占地修建坟墓的方法来缓解殡葬压力,但这显然是不合适的。
这样做一方面会占去一些比较肥沃的土地,让这些本来该种粮食的土地闲着,没办法发挥出它本来的作用。
另一方面,这么做只是权宜之计。
从长远来看,这种方法还是不行。
随着时间流逝,当现有的殡葬墓地达到饱和状态时,还是得选择新的地方再次占地修建殡葬墓地。
长期这样下去,只会让土地问题更加严重,殡葬墓地方面也还是得不到解决。
现在除了一些地区仍采用土葬下棺的方式,其他大部分地区都选择了火葬。
有些地方还沿用着传统的土葬,为了让尸体保持完整,会在尸体内注入防腐液。
随着时间流逝,埋在土里的棺材会因雨水和自然界的腐蚀而出现破损。
此时,早先存放在尸体里的防腐液,会因棺材破损而渗入土壤中。
这样做的话,不但会严重破坏土地,还会对该地区的地下水造成难以估计的污染。
这些地下水在循环时,会被地上的动植物吸收,然后进入我们的餐桌,对我们的身体也会有很大的危害。
人死后,家属会把尸体火化,装进骨灰盒,然后找个墓地埋了,公共墓地和私家墓地都可以。
然而,这两种丧葬方式在导致空气污染和土地占用问题后,无法采取后续的环境修复措施。
这块地就只能用来做家族祭祀,没别的用处了。
与此同时,随着目前的闲置土地不断地被经济社会发展选为其他用途,正所谓物以稀为贵,殡葬用地在不断减少。
接着,殡葬墓地的价格持续上涨。
很多家庭不仅要承担高额的丧葬费用,还要在选择殡葬墓地方面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这么做的话,会让那些因亲人离世而沉浸在悲痛中的家庭,在精神和物质上都承受双重压力。
【绿色方式终究会被选择】
如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入人心,土地资源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有些地方甚至已经开始了退耕还林的大规模改革试点,还有些地方正在与一些优质墓园的家属进行协商,准备搬迁墓园。
为推行新型的环保殡葬方式,一些地区开始出台树葬补贴政策。与传统土葬不同,树葬无需家属购买大型棺木和尸体防腐溶液。
只需把逝者炼化后的骨灰,撒在选好的特定树下就行。为了照顾一些家庭对逝者的尊重,还会提供配套的可降解骨灰盒,这样既满足了家属的心愿,又最大程度地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与传统的火葬相比,新型的树葬也需要用火将逝者的尸体炼化。
但和传统火葬不一样的是,树葬所占的地只是所选树干的那点面积。
不像传统火葬需要占很大地方来埋骨灰盒。
不论是经济成本,还是土地占用,树葬都更为划算。
和传统火葬相比,新型的树葬把骨灰埋在树下,过一段时间就会降解成养分滋养树木,对环境的污染也比较小。
树木通过光合作用吸收污染物,然后释放出氧气。
树木只要不被破坏,就会不断释放氧气。
这不仅能完全抵消前期火葬造成的污染,甚至可以说是为子孙后代造福的伟大壮举。
让逝者安心入土,也能福泽子孙后代。
我国有 56 个民族,每个民族的文化习俗都不一样,所以入葬习俗也有很多种。
不管是哪种丧葬方式,依据该民族的文化,都是在表达对死者的尊重,新型的丧葬方式同样如此。
因为传统文化的影响非常深远,所以现在选择树葬的人还是很少的一部分。
随着社会的持续发展,土地环境问题也越来越多。
人们也会因为新的问题,产生新的想法。
不论用哪种殡葬方式安葬逝者,都饱含着家属亲朋对逝者深深的情意。
但我觉得,随着广大人民群众对环境保护的了解越来越多,思想观念也会发生变化。
今后的殡葬事业,树葬肯定会大放异彩。
去世者的亲属不用再为高昂的丧葬费用担忧,也不用再为亲人离世后找不到合适的墓地而烦恼。
环保绿色的殡葬方式是未来殡葬服务的发展趋势。
你对树葬这种方式有啥看法?
这更是对我们所有人未来的一种考虑,树葬这种环保的安葬方式能让环境得到长期有效的修复,我们应该用富含养分的土地去耕种,养育祖国的下一代,而不是“占地建墓”。
推广新型生态环保殡葬法,是为了让我们的生活环境更美好。生态环境与我们每个人都紧密相连。我相信,未来我们每个人都会以更科学的态度对待大自然,尽我们所能守护家园。
【 返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