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墓地摘报】徐州市已建成农村公益性公墓725座,树立文明新风!
1、徐州市已建成农村公益性公墓725座(来源:徐州日报 肖慧)
文明殡葬已被纳入文明城市创建考核与市政府绩效考核评估内容,徐州市殡葬改革力度近年来不断加大,不到4年时间全市已兴建了725座农村公益性公墓。位于铜山区张集镇的徐州首座城市性公益公墓首期建成600余套墓穴,自今年7月正式对外销售已有31位市民选择。目前绿色祭扫新风和生态环保葬式也已被越来越多的市民认可接受。虽是初冬时节,位于铜山区汉王镇虎腰村的虎腰公益性生态公墓却依然郁郁葱葱,每块墓碑旁都栽植着青松,墓区配套了绿化建设,园林式管理。自2014年底建成以来,虎腰公益性公墓已安葬了近百位困难群众。据悉,虎腰农村公益性公墓由物价局核准价格,本着公益性、惠民原则,根据墓穴规格,价格在2000至4000余元之间,最高不超4200元。徐州市近年来加大殡葬改革步伐,不断引导绿色殡葬理念,出台财政补贴政策,在各地农村大力建设农村公益性公墓,基本上每个镇都有1座农村集中公益性公墓,在沛县、邳州,达到了每个行政村都有农村公益性公墓,目前已做到每个镇公益性殡葬设施全覆盖,有效解决了百姓“葬不起”和“葬无去处”问题。针对城市户口市民, 徐州市在铜山区张集镇建设了首座城市性公益公墓,占地面积380亩,规划建成95000个墓穴,首期建成墓穴600余套,其中卧碑式墓穴收费标准为5000元每套,竖碑式墓穴每套11000元,横碑式墓穴每套11000元。
11月8日是一年一度的“寒衣节”,徐州市各大公墓也迎来祭扫高峰。位于铜山区茅村镇的徐州第二公墓为了引导市民绿色祭祀,摒弃纸钱,提供了6500枝鲜花,供市民纸钱换鲜花,同时还使用红丝带、风车等形式,鼓励市民以更环保的方式祭祀。传统的立碑习俗有燃放鞭炮、鸡血滴墓等环节,不利于生态文明,徐州市第二公墓自今年6月1日正式推出了免费礼仪安葬,由受过专业训练的礼仪队员为丧户举行礼仪揭碑仪式,没有燃放爆竹、鸡血滴墓、焚烧纸钱,通过礼仪师的引导,朗诵祭文、敬献鲜花,来完成生者与逝者的最后一次告别。目前已有越来越多市民选择了更为绿色环保的礼仪安葬。徐州市大力倡导小型节地葬,树葬、花坛葬、草坪葬等环保生态葬式,并给予补贴政策。从2016年起,两大公墓都建设了每个占地0.6平方米的小型节地葬,没有碑、平卧式。在徐州公墓,小型节地葬建了300个,每个收费5000元。市民政局出台政策:对选择树葬、壁葬等绿色生态葬法的户籍居民,给予物价部门核定公布价格30%的优惠,对不保留骨灰葬法的给予2000元补贴。截至目前,两大公墓已安葬树葬196人、壁葬近500人、花坛葬70人。
2、宁波市举行第12次集体海葬 35位逝者回归碧海蓝天间(来源:宁波晚报 王佳 韩燕 梅薇)
11月24日,舟山莲花洋海域,伴随着肃穆的音乐和翩翩飞舞的花瓣,一批用可降解材料制成的骨灰盒缓缓沉入大海,这是宁波第12次骨灰撒海活动,23位逝者以融入大海的方式完成了人生的最后一个篇章。11月25日,还将有12户家庭选择用这一方式送别挚爱的亲人。海葬自2013年在宁波推行,到今年已进入第6个年头。据海葬承办方同泰嘉陵的工作人员介绍,截至目前,已有288位逝者选择了骨灰撒海这一浪漫庄严的回归方式。
3、温岭市民政局召开殡仪服务提升工作新闻发布会(来源:温岭日报)
11月21日上午,温岭市民政局召开殡仪服务提升工作新闻发布会,就惠民殡葬政策、殡仪服务提升等相关内容作了简要介绍。温岭市殡仪馆成立于1999年7月3日,主要为全市死亡人口办理遗体接运、冷藏、化妆、告别、火化及骨灰寄存等殡仪服务工作。从近10年的火化数据看,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市殡仪馆火化量呈逐年上升趋势,火化量从2007年的7508例上升至2017年的9221例,增长率超22.8%。从今年的情况看,截至11月19日,火化量已达8027例。温岭市民政局秉承“殡仪服务无小事”的理念,坚持“便民惠民为民”的原则,通过提供全天候服务、提供超时服务、更新火化设备等多举措提升殡仪服务能力,推行惠民殡葬政策,切实减轻群众负担。自2012年8月1日起,针对温岭市户籍死亡人员、死亡地在温岭市范围内且在温岭市殡仪馆火化的非温岭市户籍人员,免除普通炉火化费、遗体接运费、冷藏费(3天内)、抬尸费、骨灰寄存费(1年内)、指定骨灰盒(200元内)等6项殡葬基本项目服务费。截至目前,该局为52188例符合政策的丧户减免殡仪基本服务费共计3003.9万元。此外,该局还推出了清明祭扫便民服务、海葬减免激励服务、公墓视情免费服务3项惠民政策。温岭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接下来将抓好省级殡葬改革综合试点工作,持续开展殡葬领域突出问题整治行动,进一步推进节地生态安葬,完善温岭市公墓信息化管理平台的试点工作,紧紧围绕“四个殡葬”建设——“阳光殡葬”“绿色殡葬”“惠民殡葬”“文明殡葬”,不断将殡葬改革引向深入。
4、淮南市强力推进殡葬行业污染防治(来源:中安在线 朱庆磊)
淮南市民政系统深入贯彻落实生态文明思想,采取有力措施,强力推进殡葬行业污染防治工作,助力打赢蓝天保卫战。据悉,淮南市民政部门坚持文明祭祀专项宣传先行,根据墓区、馆区的禁燃、禁放的特点,各有侧重地进行宣传;针对祭祀时间节点,安排组织祭祀高峰期的宣传工作。开展禁燃禁放专项活动,对经营性、公益性公墓均设置禁燃禁放标识牌、发放《致丧属文明祭祀一封信》、免费提供鲜花等文明祭祀物品,大力倡导文明祭祀新风;增加巡查劝导力量,劝阻各种不文明祭祀行为,基本实现无烟祭祀目标。开展殡仪馆禁燃禁放专项活动,组成精干的劝导队伍,开展文明劝导工作;设置禁燃禁放标识牌,加强宣传引导,阐明当前政府治污政策,劝导丧属做环境保护的自觉实践者,禁止露天焚烧祭祀物品等废弃物。做好殡仪馆污染源全面达标升级改造工作,市财政安排资金420万元进行殡仪馆设施设备改造,目前已完成环保改造。同时,淮南市成立市级专项行动活动领导小组,建立例会制度,每两周召开一次调度会,分析形势,研判工作,督促整改,确保殡葬行业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取得实效。
5、日照市殡葬管理所推出“一对一”服务 10分便可“一次办好” (来源:大众网 崔欣桐 王旭东)
11月16日,在日照市殡葬管理所,记者看到一名逝者家属只花了十分钟就办理好了殡仪手续。快速、准确、价格透明,为切实解决逝者家属办事难、办事慢、多头跑、来回跑等问题,日照市殡葬管理所积极响应山东省“一次办好”指示精神,推出了一系列便民利民举措,切实提升丧属群众满意度。日照市殡葬管理所出台的“一对一”服务,指的是前来办理丧事业务的丧属,都由一位专门的接引工作人员负责全程的服务,从载着逝者的遗体运输车开进馆内开始,接引工作人员便会带领逝者家属“一站”办理完遗体信息录入、消费服务选择、交款、骨灰领取等服务,针对逝者家属所提出的的任何问题或疑问,接引工作人员也都会予以官方解释和答疑。接引工作人员在窗口为逝者办理完信息录入后,都从窗口工作人员处领取两张二维码贴纸,一张贴纸贴在逝者的脚处,另外一张则贴在逝者死亡证明上用于业务办理扫码。核对贯穿于所有环节,家属从最开始的收费环节,一直到最后的火化环节,都要先刷一遍手里的二维码。核对身份无处不在,且每道项目的办理窗口处,都有数码屏幕显示对应的逝者的基本信息,家属认领一目了然,办理速率也随之大大提升。在消费选择办理大厅的一侧,整齐排放的骨灰盒架子上,对应标注的价格清晰可见;综合服务大厅,LED大屏上显示的《日照市殡仪馆收费价格表》格外醒目,所有的收费标准均符合规定。另外,日照市殡葬管理所在服务大厅里设置咨询服务台和引导员,及时告知惠民免费政策。为适应不同人群的消费方式,增设POS机刷卡服务以及微信、支付宝扫码支付服务,在阳光殡葬、温情服务方面极力做到最佳。免除基本殡葬服务费用早已在2015年就开始实行,免除费用包括殡仪车遗体接运(270元,含抬尸、消毒)、普通骨灰盒一个(200元)、中档平板炉火化(132元)和一年内金属全封闭架骨灰寄存(60元),共计662元。除此之外,日照市殡葬管理所立足群众需求,积极整合资源,自2016年4月启用以来,推出守灵、对外住宿、殡葬设施设备租赁等选择性服务项目。
6、永州市开展殡葬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回头看” (来源:永州市殡葬事业管理处)
永州市自今年7月开展殡葬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以来,各县区和市级各有关部门严格按照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开展了自查自纠和整改工作,有效解决了殡葬领域3大类18种具体情形等突出问题。近日,为贯彻落实永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永州市迎接省政府2018年重点工作实地核查工作方案》要求,永州市殡葬管理和改革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殡葬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回头看”行动,切实巩固了专项整治工作取得的成果,建立健全了殡葬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的长效机制。专项整治“回头看”要求各县区和市级各部门切实做到责任再压实,问题再梳理,整改再落实,工作再推进,深化整治成效、规范管理水平,建立健全长效机制,促进殡葬行业健康、有序发展。这次“回头看”重点突出“四到位”:查组织领导情况,看责任落实是否到位;查问题处理情况,看整改措施是否到位;查职能发挥情况,看部门联动机制是否顺畅;查制度建设情况,看有效监管是否到位。
7、深圳市举行第40次公益海葬活动 今年首次推出生态葬奖励(来源:深圳特区报 罗莉琼)
11月23日,美丽的大鹏湾海域再次与故人相约,深圳第40次公益海葬活动在此举行。今年正值海葬20周年,深圳首次推出生态葬奖励。本次骨灰海葬活动共撒海骨灰57具,其中有17具深圳户籍骨灰参加海葬,每具骨灰可获3000元奖励,其家属成为我市生态葬奖励的首批受益者。本次活动由市民政局、文明办、规划国土委(海洋局)主办,市殡管所承办。截至目前,深圳市民政局已组织群众累计将36681具骨灰撒进大海。为了进一步推广生态葬,深圳市今年发布《深圳市节地生态安葬奖励办法》,于10月1日起正式实施,逝者生前为深圳市户籍的,经办人在办理参加节地生态安葬手续时,可享受生态葬奖励(海葬奖励3000元,其他生态葬奖励1000元),逝者生前为非深圳市户籍的参加节地生态安葬继续给予免费。本次共有17具户籍骨灰参加海葬,其家属将成为我市生态葬奖励的首批受益者。
【 返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