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墓地资讯 > 墓园文化 >上海墓地 解决好群众“身后事”,殡葬服务须回归公益性

上海墓地 解决好群众“身后事”,殡葬服务须回归公益性

上海墓地按:原标题——从江西城市民生资金审计看民生问题系列之三 解决好群众“身后事”,殡葬服务须回归公益性

殡葬是民生大事,实现“逝有所安”亦是新时代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内容。江西省审计厅聚焦群众“身后事”,对11个设区市中心城区殡葬服务单位经营管理实施专项审计,促进完善管理、规范收费、提升服务,推动全省殡葬服务行业有序健康发展,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殡葬需求。

“刚需”之下价格高企

从审计情况看,江西省殡葬改革深入推进,殡葬管理工作总体规范有序,公益性殡葬机构经营管理较为规范,但经营性殡葬机构存在的一些问题不容忽视——“面积最大的63平方米,价格最高的达到60多万元。”负责人康波谈及的不是楼盘,而是墓位情况。作为江西省某市殡葬专项审计现场负责人,他和同事用近半个月时间对当地墓地情况进行了深入摸排。按照殡葬管理相关规定,安葬骨灰的单人墓或者双人合葬墓占地面积不得超过1平方米。然而,频频出现的“超标墓”“ 高价墓”,令人咋舌。此次审计调查显示,2016至2017年,江西省10个设区市的18家墓地建设销售超标墓位6575个,占销售总量的26%。2017年,13家经营性墓园的墓位均价为4.26万元,是7家公益性墓园墓位(均价1.85万元)的2.3倍。“高价墓”的大量存在,助长和推高了经营性墓地价格。审计调查还发现,经营性墓地违规销售“活人墓”现象屡见不鲜。如2016至2017年,某市向非高龄且未取得火化证书、病危通知书等人群出售墓位1084个,销售金额达5277万元;一些经营性墓地甚至将未开发的土地作为“活人墓”进行预售。修建豪华墓、“活人墓” ,侵占土地,破坏生态环境,不仅与国家殡葬改革政策相悖,也导致人们相互攀比,浪费钱财,加重经济负担。此外,审计经对殡仪馆等经营单位审计调查发现,殡葬收费项目繁多,涉及接尸、消毒、火化、骨灰盒、遗体化妆、灵堂布置、卫生棺等50余项。这些“刚需”服务项目,普遍存在乱涨价、乱收费的现象。“墓地价格高、收费项目多是造成老百姓常说的‘死不起’ 的重要原因。如何推动减轻群众丧葬负担,推进惠民、绿色、文明殡葬,是我们此次审计调查的着力点。”康波表示。

殡葬行业的“隐秘”角落

随着审计调查的不断深入,殡葬行业诸多问题浮出水面。如有的民政部门工作人员受利益驱使,未按规定收取殡葬事业发展基金、殡葬管理费和股权收益,造成国有资产流失;有的公职人员在殡葬行业审批、管理、监督过程中存在违法乱纪行为。此外,审计人员从深挖殡葬乱象背后的原因入手,精准定位该行业的“ 灰色地带”——墓地销售佣金。以审计调查的3家社会资本经营的墓地为例,2016至2017年,墓地按照公墓销售额的10%至15%,向墓地员工、特约经销商支付佣金共808万元,刺激销售“活人墓”831个。显而易见,这些高额佣金均来自消费者的口袋。从20世纪90年代起,为缓解政府投入不足,江西省殡葬业在部分环节通过招商引资、合作经营方式,引进大量社会资本和民营资本。“ 社会资本逐利的天性与殡葬行业特性相结合,使各方利益纠缠在一起,高额佣金随之产生。这一行为,从市场角度来说,破坏行业正常秩序,增加群众经济负担;从行业规范来说,滋生行业乱象,挑战监管底线。”康波分析道。虽然此前民政部门每年都对公墓单位进行年检,但碍于手段有限,销售佣金这一块一直是年检‘盲区’。这次审计发现的高额销售佣金问题,引起我们高度重视,将它列入了年检内容。”南昌市民政局殡葬管理科刘伟介绍。“逝有所安”须加紧“破题”针对审计调查发现的殡葬领域突出问题,江西省审计厅聚焦“ 加强监管、疏堵结合”,提出审计建议。一方面,要立足江西实际,按照“消化存量、严控增量”原则,严格按照法律和合同约定期限,及时收回经营性墓地经营权;禁止采取招商引资、合作经营方式引进社会资本新增开发建设经营性墓地。另一方面,要回归公益本质,在核定殡葬部门合理成本、正常运营费用及利润的基础上,对殡葬服务实行全省统一标准、统一管理,并根据群众承受能力合理核定墓位、殡葬用品价格幅度范围;要严格执行殡葬服务优惠政策,落实困难群体、特殊群体殡葬服务免费政策。此外,要足额安排殡葬管理所财政经费,切断利益输送的“脐带”。殡葬行业整治,关键是要使之回归公益属性,这也正是殡葬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能仅仅停留在‘葬得起 ,还要葬得有尊严。只有让‘逝有所安’、给生者慰藉,才能在更高层面、更大范围内实现殡葬惠民。”江西省审计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同时,审计指出,面对当前土地资源日益稀缺、人口老龄化压力陡增的情况,要强化政策扶持和教育引导,大力推行生态安葬、文明殡葬。2021年3月1日起开始施行的《江西省乡村振兴促进条例》明确规定,建立健全乡村道德激励约束机制,引导村民依法制定村规民约,推进移风易俗,破除婚丧喜庆大操大办、高价彩礼、厚葬薄养、散埋乱葬等陈规陋习,倡导现代文明婚丧礼俗新风,推行绿色文明殡葬。“结合城乡环境整治和乡村振兴,要加大殡葬改革政策法规及绿色殡葬理念宣传力度,引导社会树立厚养薄葬、文明节俭、生态环保的殡葬新风。对于这项工作,要切实增强紧迫感,加紧‘破题’。”江西省审计厅相关负责人表示。

破立并举整治殡葬问题

江西各地高度重视审计发现的问题,及时对问题进行了全面整改。以南昌市为例,该市殡葬改革工作领导小组下发《关于做好全市殡葬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行动整改工作的通知》,市殡葬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召开殡葬领域审计问题处理意见整改工作部署会,专题部署殡葬领域审计问题整改工作,要求各相关殡葬服务单位严格按照审计报告及通知要求,立即进行整改。针对个别问题,市政府主要领导召开专题调度会,提出“提高站位、依法依规、积极稳妥、全面整改”的工作原则,各相关部门和单位认真进行了落实。取缔违规建设和销售“超标墓”“天价墓”“活人墓”;整肃殡葬服务市场秩序,强化殡葬服务、中介服务和丧葬用品市场监管;依照有关规定向经营公司足额收缴殡葬事业发展基金和殡葬管理费,并纳入财政专户管理,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严格落实监管执法责任,坚决追究违法违规违纪人员责任......江西各地实施的一系列整改举措有的放矢、靶向纠治,切实规范了殡葬服务管理,减轻了群众丧葬负担。同时,江西省民政厅、省发展改革委等12个部门印发全省殡葬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实施方案,聚焦违规乱建公墓和违规销售“超标墓”“天价墓” “活人墓” 等10类重点问题,合力纠治。江西省以殡葬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为突破口,由省民政厅领导带队,赴全省11个设区市及部分县(市、区督导殡葬改革及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在审计的推动下,相关职能部门印发殡仪馆、城乡公益性骨灰堂(公墓、经营性公墓等建设指南,完善经营性公墓收费价格制度,逐步建立基本殡葬服务免费制度,促进全省殡葬改革工作有序开展。“殡葬事业涉及主体广泛、领域多元,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殡葬需求和殡葬事业健康发展是系统性工程,需要各方共同参与,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殡葬治理格局。”江西省审计厅相关负责人表示。(文中出现的人民均为化名)

【 字号:

返回


在线客服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