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墓地资讯 > 墓园文化 >上海墓地 清明漫谈 | 我们终会“死无葬身之地“

上海墓地 清明漫谈 | 我们终会“死无葬身之地“

一次听到死无葬身之地是惊讶的。世界这么大,土地那么多,如何会无尺寸之地给人葬身?后来一个偶然机会,我进入殡葬行业,逐渐了解到生者与死者无形中在争夺宝贵的、不可再生的土地资源。以前中国封建社会的帝王,花几十年时间构建陵园,企图把他们的荣华富贵延续到“寿终正寝”之后。老百姓也希望用“七尺棺”下葬。再困难,也要有一只“薄皮棺材”,否则就算是死无葬身之地了!

于是,忧地忧国忧民的先进人士,提倡火葬。骨灰下葬占地面积小,可以节约大量土地不用于墓葬棺材,也照顾了“入土为安”的传统观念。他们知道,千百万人的习惯势力是可怕的势力,改变传统观念要阶梯式前进。这些先进人士,对自己就更进一步,骨灰也不要了,撒在祖国的山河大地,不占一寸土地,却也有“葬身之地”。

后来,那些先进人士的拥护者、保卫者、继承者,有一些也许是为了迎合时代潮流,偏要违背先进人士真心实意签字划押的意愿,不火葬,更不可能将骨灰撒入祖国大地,而是模仿封建帝皇的模式建立皇陵。如果先进人士地下有知,也许会说:“这件事你违背我的意愿,做得使我不放心。”现在木已成舟。存在的就是合理的,现在不必要再去争论,因为我们有许多要紧的事要做。更为合理的事必然会产生,会存在于天地间。更有甚者,借口发展地方旅游经济,利用名人效应,不顾家属要求山丘上挖个洞安葬亲人的朴实要求,大搞个人陵园。这离开“厚养薄葬”的传统美德越来越远,离开党的节约土地资源的殡葬要求越来越远。有权有钱就能挥霍土地资源的陵园建筑和殡葬服务必须制止。否则死无葬身之地的抗议呼声会越来越高。尽管不存在真的死无葬身之地。.

现在老百姓死无葬身之地的牢骚,是对墓价节节高升的批判、发泄和谴责。自从墓地从公益性事业转化为经营性事业以后,习惯从一只牛身上企图剥二张皮的资本势力,深知殡葬使用的土地资源受严格控制,利用老百姓对海葬等生态、环保葬式一时难以接受的机遇,充分利用“看不见的手”,把物以稀为贵的墓地价格,一波一波推向高位。人们思想的转化,不保存骨灰的第二次殡葬改革的实现,有一个艰难的蜕变过程,牢骚会长期存在。我们的“榜样力量”发挥得淋漓尽致一点,我们的思想教育工作,特别是“死亡教育”能切实展开起来,我们的“节地葬”、“环保葬”能坚持下去,我们“有形的手”能适度发挥一点监管作用,那么,牢骚会平伏一些。.

最近,又听到另一种死无葬身之地的声音。临近上海的属于江苏管辖的一些墓地,如太仓的墓地,已经不允许“上海人”购买墓地。总的来说,也就是上海户籍的人不能安葬在江苏的土地上。也许有一点点变通,但是这些墓地多日“关门大吉”是事实。改革开放40年,市场经济发展到今天,特别是国家要加大开放力度搞“进博会”的今天,竟然有“不准进入我们省的市场”的禁令!地方保护主义的幽灵在我们头顶游荡。也就是说,一个中国人死了,不能安葬在中国自己的土地上,就是因为你没有出生在那个地方。不知道将来江苏的米上海人有没有资格吃?江苏的虎丘上海人有没有资格去游览?

社会的进步,环保意识的浓厚,思想的解放,生死观的超脱,人们从“要葬身”发展到“要葬灰”,在向“灰也不要葬”的境界一步一步艰难跋涉。总有一天,可以死“毋”葬身之地。

                                                                                                                                                            文:袁定国 | 上海墓地网特约作家

                                                                                                                                                              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出处!


【 字号:

返回


在线客服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