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墓地资讯 > 墓园文化 >上海墓地 【信息摘报】殡葬治理专家座谈会在京举办

上海墓地 【信息摘报】殡葬治理专家座谈会在京举办

殡葬治理专家座谈会在京举办

日前,由中国社会治理研究会主办、泰康健康产业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承办的“公益性公墓与殡葬改革治理”专家座谈会在北京市九公山长城纪念林成功举办。本次活动旨在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助力殡葬事业高质量发展。政府部门领导、智库机构和高校专家学者、业界和媒体代表齐聚一堂,共话殡葬领域核心问题与改革创新建议,努力为推动殡葬事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

座谈会伊始,民政部社会事务司司长王金华和泰康保险集团管委会成员、泰康健投高级副总裁兼泰康之家首席执行官邱建伟分别致辞。

民政部社会事务司司长 王金华

王金华司长在致辞中表示,殡葬是人类自我意识觉醒、走向文明的重要标志,也是记载历史、传承文明的重要载体。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如何推进殡葬事业高质量发展,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需要党和政府、业界、学界共同研究、共同发力。围绕公墓建设运营管理等殡葬治理问题展开深入研讨非常有意义、非常有必要,希望与会嘉宾畅所欲言、贡献智慧。

泰康保险集团管委会成员、泰康健投高级副总裁兼泰康之家首席执行官 邱建伟

邱建伟系统介绍了泰康医养康宁大健康战略布局及泰康正在推进的“人文纪念园+乡村振兴”模式,表示泰康保险集团将联合相关机构、汇聚多方资源,为推动殡葬行业创新发展贡献“泰康力量”。

在交流发言环节,与会代表首先聆听了王金华司长就殡葬改革发展问题所作的政策宣导,而后围绕公益性墓地建设等问题,从实践探索、咨政建言、政策理论研究等方面展开了深入交流。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公共管理与人力资源研究所副研究员 王伟进

王伟进提出,殡葬事关生态保护、文化传承、社会稳定和群众的切身利益,各级党委、政府越来越重视这一问题,建议将“逝有所安”纳入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中国殡葬协会常务副会长 王琦

王琦以“适度引入社会资金,加快公益性墓地发展步伐”为题展开系统阐述。他表示,殡葬作为民生工程,政府有关部门在殡葬改革发展方向选择上十分慎重,建议合理有效调配社会资本,适度适量助力公益事业发展。

泰康健投高级副总裁兼首席生命关怀执行官 陈平

陈平以“生前契约合作发行探索”为主题,介绍了生前契约在美国、日本以及中国台湾地区的发展状况及经验教训,提出生前契约的市场价值、社会价值及经济属性已经得到了市场检验,并结合国情实际,就打造平台“合作发行生前契约”的商业模式进行了系统阐释。

主题发言环节结束后,在泰康健投生命关怀事业部助理总经理赵刚主持下,来自地方政府部门、民政部101研究所、中国殡葬协会、当代社会服务研究院、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福寿园、西上海天寿、北京万佛华侨陵园、无锡灵山后花园、《神州殡葬》杂志等机构的嘉宾进行了热烈交流。

中国社会治理研究会秘书长何立军在会议总结中表示,殡葬是人生大事,牵涉面很广,我们在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过程中,选取殡葬治理问题,组织政府、学界、业界代表深入研讨,目的就是构建“政、产、学、研”融合交流的平台和合作机制,共同为殡葬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下一步,中国社会治理研究会将联合泰康建投及与会代表所在机构,认真总结提炼、转化本次座谈会议成果,同时进一步夯实多方协作机制,持续助力殡葬事业改革发展。(北京青年报)

民政部举办2023年全国社会事务工作培训班

2023年2月20日至22日,民政部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举办全国社会事务工作培训班。民政部党组成员、副部长詹成付出席开班式并讲话。

培训班强调,各地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全国民政工作会议部署贯彻到2023年社会事务工作各领域、全过程,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坚持守正创新,优化服务供给,提升基本社会服务能力,深化社会治理,兜准兜牢基本民生保障底线。

培训班要求,各地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加强党对社会事务工作的全面领导,不折不扣抓好落实;要加强部门协同联动,形成工作合力;要发挥示范引领作用,聚焦试点创新探索,形成争先创优局面;要加强队伍建设,强化业务培训;要加大宣传引导,讲好社会事务故事,推动社会事务工作高质量发展。

民政部社会事务司司长王金华主持开班式,北京、湖北、浙江、江西、重庆、云南、辽宁、山东、广西等地作典型经验交流。民政部有关司局单位、省级民政部门负责同志参加培训。(民政部网站)

民政部调研组到广西开展民政系统培训和技能评价竞赛需求调研

2月17日,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民政部培训中心)党委常务副书记程伟(正司级)带队到广西民政厅开展民政系统培训和技能评价竞赛需求调研,并召开座谈会。厅党组成员、一级巡视员张光廷主持会议,厅机关各处室局、部分直属单位负责同志参加座谈会。

座谈会上,厅机关党委(人事处)、社会事务处、养老服务处、儿童福利处围绕调研内容分别汇报相关工作开展情况,其他与会人员围绕工作中的难点热点培训需求进行深入交流探讨。程伟对广西民政近年来在民政干部培训、职业技能竞赛、职业技能评价等方面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提出做好新时代民政人才建设要与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结合起来,与广西民政发展需要结合起来,不断提升民政干部队伍履职能力,更好地履行新时代民政职责和使命。

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召开新时代现代殡葬技术与管理专业高质量发展研讨会

2月21日,第十一届全国民政职业技能竞赛重庆选拔赛暨“巴渝工匠”杯重庆市第三届民政行业技能竞赛在我校举行之际,我校组织召开了新时代现代殡葬技术与管理专业高质量发展研讨会。重庆市民政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蔡祥东、重庆市殡葬协会会长何炜、重庆市民政局社会事务处副处长姚力、民政局人事处(机关党委)三级调研员钟林、重庆市殡葬管理中心主任杨胜普、民政部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证书开发和技术监督部负责人仝伟、区县民政局领导和殡葬管理所负责人代表出席会议,学校党委副书记、校长邓明国,民政与社会治理学院领导班子及现代殡葬技术与管理专业教师代表共20余人参会,会议由民政与社会治理学院院长周良才主持。

会上,邓明国校长首先向长期支持和关心我校的与会领导及专家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并介绍了学校的发展历程、专业建设等情况。强调学校起源于民政、发展更离不开民政,恳请与会领导与专家在人才培养、校地合作、课程体系、教材开发、实习实训等方面多提意见,共谋发展,共同推动现代殡葬技术与管理专业高质量发展。副院长李飞虎作了题为“现代殡葬技术与管理专业发展现状”的专题报告,从专业的历史沿革、办学定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就业面向、师资力量、发展前景以及存在的问题等八个方面介绍了现代殡葬技术与管理专业的建设现状。

与会领导及专家首先对我校近年来的快速发展与取得的成果给予了高度肯定,就殡葬设施设备研究、标准研制、行业培训、文化礼仪、招生宣传、师资队伍、实训条件、实践教学、思想教育、三教改革、职能竞赛、证书开发、校企合作、氛围营造等方面提出了诸多中肯的意见,希望学校继续加大专业投入、深化校企合作,把现代殡葬技术与管理专业做“特”做“专”做“精”做“强”,成为新时代职业教育的标杆。

蔡祥东副局长高度肯定了我校为民政领域培养了一大批技术技能人才,在助力民政事业发展发挥了职业教育的独特优势与作用,对此次竞赛和研讨会的举办给予了高度认可。同时强调,现代殡葬技术与管理专业,一是要加强服务意识与能力的培养,要培养学生对生命的敬畏和相应的专业服务技能,二是要坚持走技术路线,增强殡葬设施设备改进与研制能力,提高殡葬工作服务效率,三是要强化文化融入,把我国的传统文化、孝道文化以及婚丧改革的新风尚融入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本次研讨会深入剖析了我校现代殡葬技术与管理专业的发展现状,与会领导及专家为专业发展进行了“问诊把脉”、开“良方”,为我校现代殡葬技术与管理专业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对增强我校现代殡葬技术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与行业岗位需求的适应度、匹配度有着重要促进作用,对推动我校现代殡葬技术与管理专业高质量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撰稿:李娇 李飞虎)

上海市首家!“随申办”金山区旗舰店开通殡仪馆预约服务

据上海“一网通办”总门户网站消息,近日,上海市金山区行政服务中心联合区民政局首创殡仪服务创新模式,全市首家在“随申办”金山区旗舰店上线“殡仪馆预约”服务。同时,对接市大数据中心逝者库,实施预约与“好办”服务相结合的改革措施,实现高龄群体三项基本殡殓服务费用补贴智能预填,免交材料,由原来的“先缴费后补贴”优化为逝者亲人在结算丧事费用时当场予以减免,让这项惠民殡葬的基本民生工作更好地惠及于民。上海市民政局召开2023年殡葬条线工作会议

据上海市政府网消息,2月23日,上海市民政局召开2023年殡葬条线工作会议,曾群副局长出席会议并讲话。会上,市民政局殡葬管理处通报了本市2022年殡葬工作情况和2023年殡葬工作要点,浦东新区民政局、闵行区民政局围绕2023年重点工作进行了交流发言。

曾群对各区各部门殡葬系统干部职工的辛勤付出和努力工作表示感谢。他强调,全市殡葬系统干部职工要学习、贯彻、落实好党的二十大精神,并用以指导今年的工作。一是要领悟内涵,进一步提升对殡葬工作的认识定位。殡葬工作是一项重大民生工程,要坚持人民至上,强化殡葬服务的公益属性,不断满足人民群众“逝有所安”的殡葬需求;二是要求真务实,进一步解决好殡葬工作面临的具体问题。2023年要继续做好殡仪服务保障工作,探索研究公墓价格适度管控机制,部署落实好清明祭扫服务保障工作;重点推动《上海市殡葬管理条例》修订工作,编制本市殡葬设施专项规划,升级改造公民身故一件事,持续推进殡葬改革,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满意度。

各区民政局分管副局长和殡葬管理部门负责人,市民政局殡葬管理处、执法总队,市殡葬服务中心,市殡葬行业协会负责人共50人参加会议。

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殡仪馆办理首例器官捐献者遗体火化惠民业务

近日,甘州区殡仪馆为湖南籍来张务工人员贺某家属办理首例器官捐献者遗体火化惠民手续。

依据甘肃省民政厅、省红十字会等单位联合印发的《甘肃省惠民殡葬实施办法》的规定。在甘肃省内实施火化的遗体和人体器官捐献者,殡仪馆免费提供接运遗体、普通火化炉遗体火化、3年内骨灰寄存费用、200元以内骨灰盒。甘州区殡仪馆积极为捐献者家属办理惠民手续,减免全部基本殡葬费用,提供优质便利的服务,表现了对慈善公益事业的全力支持,以此来推动人体器官捐献事业的发展。

人体器官捐献,体现的是一种人间大爱的精神,彰显了社会正能量。惠民殡葬的落实,弘扬了“捐献器官,延续生命”的无私奉献精神,健全和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减轻捐献者家庭的丧葬负担,体现了民政的人道主义关怀。(朱莹洁)

天津市第二殡仪馆2月20日开始迁址新建项目

天津市第二殡仪馆迁址新建项目已竣工并投入使用,2023年2月20日开始办理骨灰迁移手续。

目前,市第二殡仪馆迁址新建项目已顺利竣工并投入使用。新馆位于东丽区金钟街,占地面积498亩,建筑面积约8.7万平方米,年火化承载力约2.5万具,可安放骨灰12万具,其规模及设施均达到国家一级殡仪馆标准。

呼和浩特发布举办骨灰集体海葬活动预通知

据正北方网2月22日消息,呼和浩特市民政局发布关于举办骨灰集体海葬活动的预通知。为了鼓励和引导群众移风易俗,自觉实行节地生态安葬,满足群众对节地生态安葬服务的需求,拟于2023年5月中下旬组织在青岛海域举行骨灰集体海葬活动。

具体事宜预通知为:凡具有呼和浩特市户籍的逝者,其亲属都可以报名参加此次海葬活动;报名时间为即日起至2023年4月30日;报名地点为呼和浩特市民政局社会事务科(新华东街奈伦国际B座2014室),咨询电话(0471)5181044;逝者亲属凭本人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持逝者《死亡证明》《火化证明》原件登记报名;海葬服务实施中产生的相关费用由民政部门承担,逝者亲属的交通费、食宿费等费用自理。

4月1日起施行 新版《江苏省公墓管理办法》 来了

殡葬问题是重要的民生问题,实现“逝有所安”是广大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2月23日,记者从江苏省民政厅获悉,新版《江苏省公墓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将自4月1日起施行。新版《办法》主要内容有哪些变化?

新版《办法》共25条,以加强公墓管理,深化殡葬改革,传承中华文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出发点,根据国务院《殡葬管理条例》《江苏省殡葬管理条例》和有关法律、法规,结合实江苏际,对本省行政区域内公墓的规划建设、经营服务、监督管理以及相关活动作出了全面规定。

据江苏省民政厅社会事务处负责人介绍,新版《办法》强调:扩大公益性公墓供给,满足人民群众殡葬需求。《办法》将公益性公墓从之前限定在农村地区扩大到城市范围,规定公墓分为公益性公墓和经营性公墓。公益性公墓是指以政府调控方式为逝者提供骨灰安葬服务的公共设施。经营性公墓是指以市场调节方式为逝者提供骨灰安葬服务的公共设施。编制殡葬设施空间布局规划,应当优先考虑公益性骨灰堂以及节地生态安葬建设项目,对经营性公墓建设实行总量控制。

新版《办法》大力推进节地生态安葬。《办法》在多个条款中践行绿色殡葬文明新风,规定独立墓位占地面积不超过零点五平方米,合葬墓位占地面积不超过零点八平方米。公益性公墓应当使用卧式墓碑。倡导经营性公墓使用卧式墓碑;经营性公墓使用竖式墓碑的,最高不得超出地面一米。新建公墓生态安葬区域占公墓建设用地面积不低于百分之三十。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可以会同有关部门在不改变林地、草地用途,保证防火安全的前提下,推行林地、草地和公益性生态安葬地的复合利用,但不得建设任何永久性设施。

在公墓运营和管理方面,《办法》规定,公墓墓葬费实行分类定价管理。公益性公墓墓葬费实行政府定价或者政府指导价,经营性公墓墓葬费实行市场调节价。禁止炒买炒卖墓位,除为特殊人群预订墓位外,公墓单位应当凭死亡证明或者遗体火化证明提供墓位。在公墓内安葬骨灰,公墓单位应当与办理人签订骨灰安葬合同,明确墓葬费、管理费、墓位使用期限以及其他权利义务。墓位使用周期不超过二十年。办理人或者其他相关人员不得自行改建墓位。在公墓管理方面,要求公墓单位应当使用全省统一印制的公墓安葬证书、骨灰安放证书,在服务场所醒目位置公示公墓设立凭证等内容,建立墓位销售管理档案,按照审批权限向民政部门报送年度工作报告,接受民政部门监督检查。

在祭扫服务方面,《办法》规定,设区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加强传统祭扫节日服务保障,做好卫生防疫、错峰限流、交通疏导、火源管控、祭祀用品管理等工作。公墓单位应当提供高效便捷的祭扫服务,倡导文明、低碳、安全祭扫,推广集体共祭、敬献鲜花、网上祭扫等祭扫方式。

【 字号:

返回


在线客服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