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墓地 略谈殡葬行业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殡葬行业,但是我国目前的行业发展与国外相比还有着一定的差距,殡葬行业在我国还是处于相对隐晦的话题,由于信息的不对称性,导致行业中普遍存在较高的利润。自己在研究的过程中,发现此行业与我们普通的认知还是有很大的差别,原来以为经营墓地,土地会是最大的成本,后来才知道,墓园服务最大的成本是墓石。
从行业的永续性上看,殡葬行业是属于永续存在的行业,世界各地都有祭拜祖先,怀恋亲人的情感需求,可以说只要有人类的开始,就已经有了殡葬行业,相信未来还会继续存在的。这给企业的估值提供了很大的确定性。
从行业的空间来说,殡葬行业是一个较为稳定有前途的行业,从最近几年官方公布的每年死亡的人口数呈增长趋势且随着不断发展人们对高端殡葬业的需求越来越多。2020年我国殡葬行业的市场总规模已经突破了1万亿,是一个很大的市场,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企业就可以获得很高的市占率,就福寿园来说,经过20多年的发展,也不过占据了将近2%的市场份额,可以说,未来企业的市占率也不会太高的,这点有点像装修行业,虽然是具有很大的市场潜力,但是企业很难做大。主要原因还是在于行业存在一些硬伤的:首先,死者一旦去世,一般来说属于突发事件,但是处理的时间很短,一般不过一周的时间,所以死者一般都会就地选择,行业具有很强的区域特征,导致企业的服务半径具有很大的局限性,最大的服务半径不过就是以市为单位,大一点的可能以县级为单位,导致企业扩张的难度很大。第二,行业的消费频次极低,企业无法给消费者提供过多的附加值,也很难形成客户的粘性,所以行业普遍同质化较为严重,福寿园做的是高端客户的,容易形成差异化服务,这点也是企业快速发展的原因。第三,获客难度很大,由于客户不会重复购买,所以企业必须持续不断的获的新客户,传统的医院蹲守等渠道获客能力有限,而广告营销的效果几乎没用,所以企业一方面只能不断的发展新客户,一方面服务好老用户,已形成服务好的印象,为下次转介绍服务,一般而言,殡葬企业的用户基本都是熟人介绍居多。
从行业的进入壁垒来看,具有很高的进入壁垒,政府部门的民政局具有很大的话语权,也是游戏规则的主要领导者,相信未来依旧不会有太大的改变,生老病死关乎每一个人,政府也需要统筹考虑,不会全盘市场化的,第一因为城市的土地有限,第二,容易引起民众不满,特别是完全市场化之后,价格的高低不同,相信未来基本的格局依旧不会变,同时随着环保政策的日益加剧,对企业的各项成本会形成较大压力,新进入者会面临着较大的政策,环保,客源等压力。
从供应端和需求端来看,目前的需求端和供求端都是比较的稳定的,但如果遇到一些特别大的灾难或战争就另当别论了,而且殡葬行业也没余明显的周期。
殡葬行业本质经营的是子女对父母的孝心,由于这种东西无法衡量,这也是企业获得超额收益的来源,也是企业能够在同质化中做差异化服务的主要原因,试想一下,一个墓地40多万,如果不是寄托了子女对亲人的美好怀恋,谁愿意购买呢?福寿园定位的高端用户,其本身的客户群体素质较高,收入普遍较高,有孝心,因此福寿园目前阶段只需要好好服务好这类用户就可以了。
而且殡葬行业也是离互联网最远的行业,社会整体技术的进步,并不会对行业产生很大的冲击,相反可能会带来一些新的业务,如推出的云祭扫等业务。
【 返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