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墓地资讯 > 墓园文化 >上海墓地 | 为何说入土为安?

上海墓地 | 为何说入土为安?

千百年来,入土为安这个词在丧葬文化中一直保留至今,当家里有老人去世后,家人口中也总会提起入土为安这个词语,为什么要这么说呢?究竟有何含义呢?跟着上海墓地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都说人死如灯灭,但感情的羁绊却从未断裂,他们只是从一个世界走向另一个世界,只是我们再也看不见了而已。

中国丧葬文化经过了无数岁月的更迭,融合了各个领域的流派,包涵佛家、道家、儒家以及一些少数民族的特有习俗,形式多种多样。

虽然不同的文化有不同的风俗习惯,但归根结底,对普通老百姓来说,最常见的葬式也仅有6种:土葬、火葬、水葬、天葬、树葬、悬棺葬。

历史上最早出现入土为安这一词的记载是在明朝散曲、戏曲作家冯惟敏的作品中,《耍孩儿·骷髅诉冤》曲:自古道盖棺事定,入土为安。·凌蒙初《二刻拍案惊奇》卷三十一:亲戚多道:从来说入土为安,为何要拘定三年?其意思是让亡者安息、生者安心。

这是历史上真正有据可查的记载,其实,在民间,这句词语早在晋朝时期就已经在民间流传下来了。除了入土为安外,后面还有两句。


第二句话是入陵为贵,何为入陵为贵呢?

陵,自然是指陵墓、寝陵。从战国时期开始,凡是皇帝的坟墓都用陵墓所替代,故此,只要一说,就是指皇帝的墓地。皇帝为了表现出自己的权威,其坟墓修建得也同宫殿一样,不仅雄伟,而且也十分巨大,如同山陵一样,因此,皇帝的坟墓都称为陵墓。

所以,一个人死后,能够入住中,都必然是大富大贵之人。

 

第三句为入塔为尊,有一群人死后,他们的归宿不是土,也不是陵,而是入塔。他们就是得道高僧。进入塔里后,他们依旧能够得到人们的尊敬、供奉和祭拜,并将他们的功德和智慧传承下去。

所以三句话连起来就是:入土为安、入陵为贵、入塔为尊。

最后跟我们人类相关的也只有入土为安了,人死之后入土为安,也是对逝者的一种尊敬。按照传统丧葬习俗,人去世后,都安葬在地下,这样才会感到慰藉。如果死者未入土,那亲人心里也不舒服。所以择好日子把亡者的事处理好,亡者善终,送者善别。

 

【 字号:

返回


在线客服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