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墓地资讯 > 墓园文化 >上海墓地|【生命与艺术】以更体面的方式,走向永恒

上海墓地|【生命与艺术】以更体面的方式,走向永恒

太多影视作品给予了公墓难以摘除的标签,阴森的、灰暗的……很多人觉得,它无非是生者用来缅怀与祭奠的特殊场所罢了。

本期,我们将跟大家分享全球有关墓地的优秀设计案例。“墓园应该是什么样?”也许没人能给出标准答案,但大可不必带着偏见审视它们,毕竟,这里是我们离逝去的人们最近的地方。

韩国思安墓园

TA们住在一个“社区

韩国光州有一处为逝者而设计的“社区式”墓园。数以万计的灵魂以死亡的名义在此相聚,犹如城市中的居民一般。

设计的出发点是希望按照城市的尺度来构建一套完整的设施。每个单独的建筑以排屋的形式呈阶梯状分布,从远处鸟瞰时如同一块完整的绿地公园。

一个个小社区通过斜坡和台阶上的路径与其他的社区相连,共享的设施包括小公园和广场,以及位于每个“社区”之间的灵堂。

入口处位于最底层,光洁的水池周围环绕着耐候钢材质的高墙,犹如在向到来的人们示意,这里是一个崭新的宁静世界。

“不要在我的坟前哭泣,

我不在那里,也不曾睡去。

我是吹拂的一千缕风。

是闪烁在白雪间的晶莹。

我是阳光照耀着成熟的谷地,

也是秋日里柔柔落下的雨。

当你从静谧的清晨醒来,

我就是鸟儿静静盘旋时

轻快而振奋的飞腾。

我也是每个夜里

温柔闪动的星光。

不要在我的坟前哭泣,

我不在那里,我未曾死去。”

——《化作千风》

换个角度来说,墓园并非属于逝者,而是生者对于家人的回忆。我们应当把墓园当做一个回溯记忆和审视自我的场所。这样一来,扫墓的举动也就成为了一种对于生命真实度的确认。



【 字号:

返回


在线客服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