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墓地资讯 > 墓园文化 >上海墓地 | 上海曾有处公墓,已开放34年,虽不出名,但已成为世代相传的记忆

上海墓地 | 上海曾有处公墓,已开放34年,虽不出名,但已成为世代相传的记忆

上海有很多以区域名称命名的园区,他们的名气一般都很好;例如黄浦黄浦、虹口虹口、如今的鲁迅公园、杨浦杨浦等。其中有一处并不出名,所以来这里的人并不多,那就是闵行公园,三十四年前就开业了。

闵行公园在闵行旧城区,江川路和沪闵路,江川路地铁站就在这里,非常地便利。即使如此,来闵行的人也大多是周边的住户,主要是休闲、锻炼。闵行区内的公园很多,浦江郊野郊野郊野公园是头部梯队,以梅树为特征的新庄公园,以古典的古华园和韩湘的水博园区为特征。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闵行的特点,好像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不是因为这里离这里比较近,所以很难有人专门跑到这里来。

 

默默中,闵行公园建成34年,面积超过60000平米,成为上海最早的一座自由公园;也伴随着世世代代地生长,凝聚着一代人的记忆。老民都清楚,闵行公园以前是普安公墓。普安墓地的建置时间可以追溯到十七年,这里清幽,古松青松,石冢雄伟,是当年大户人家的墓地。在那个特别的十年里,普安墓地遭到破坏,一切生意都停止了。

1980年代初期,在原普安公墓南侧34,000平方的地块加上31000平方的新用地,再加上被征收的31000平方的地块,组成了一片全新的“闵行”。一九八八年,这座城市是上海浦东新区最大的一座。园林中种植了许多花草树木,还设计了许多走廊、凉亭等艺术风景。在八九十年代的记忆中,闵行的最大魅力,莫过于当年的“猴子”了。

 

很多在闵行生活过的8090后,都会被家长领着到闵行公园玩。那时候,上海的动物园是唯一能看到猴子的地方,以前的交通并不是很便利,所以从老闵街到西城的时候,要走很长一段路。之后,闵行公园东侧兴建了一间猴屋,让人们不必长途跋涉,在自家门前就能看到猴群,其喜悦与满足程度,也是可以想象的。只是这座跨越百年的猴子博物馆在2014被推倒后,闵行公园失去了一处独特的景观。

 

现在,八九十年代的人,都会把自己的子女送到闵行公园来。和小时候比起来,现在的游乐园要多了许多,到处都是小孩子的笑声。作为一个古老的园林,这里的植物也是非常地茂盛。花园的小路弯弯曲曲,到了湖畔,却是一片开阔。樱花,月季,海棠,绣球等鲜花怒放,将会引来一小批喜欢花卉的旅游者。很多人都会在这个时候搭帐篷或者野餐。反正小区里有个公园,肯定会让人很开心。

如今闵行的园林,洋溢着一股古朴的生机,让人很难把它和五十年前的坟场联想起来。事实上,在上海,像闵行这样的地方,也不是只有一座坟场(以静安和淮海)为代表的。在城市不断地改造中,土地利用的作用也随之发生变化;过去的身份,就会被时间的长河湮灭。而且,闵行公园是一个古老的园林,其变迁绝不会就此停止,它的发展前景仍然是美好的。

 

【 字号:

返回


在线客服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