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墓地 | 骨灰长期寄存对逝者好不好?
骨灰长期寄存对家属来说可能是件好事,但对故去的亲人来说,未必就是一件好事。骨灰长期寄存在殡仪馆,免去了家属购买墓地的巨额支出,家属只需每年缴纳几十元的骨灰寄存费,就可以心安理得地过平静的生活了,这样看来骨灰长期寄存对家属来说确实是件好事,但对故去的亲人来说就不一定是好事了。
首先、把骨灰长期寄存在殡仪馆,违背了国人入土为安的葬俗。在逝者葬礼这件事上,国人向来讲究“入土为安”,即便现在推行了火葬,早早安葬逝者,才是对逝者最大的尊重,逝者有了最后的“归宿”,生者才得以安兴地过平静的日子。现实是把骨灰寄存在殡仪馆,骨灰无法“入土”,何以“为安”?逝者在阴世得不到安宁,生者的生活怎能平静下来。
其次、把骨灰长期寄存在殡仪馆,需要有一个防虫、防蛀、防潮、耐腐蚀、抗氧化的骨灰盒。现实中家属买的骨灰盒,即使在骨灰堂内不挪不动,长期搁置在骨灰格位里,也会因搁置时间太久而被氧化,或者因为骨灰堂防潮措施做得不到位而出现发霉变质的情况,这样自然就会影响到骨灰盒内的骨灰。
再次、把骨灰长期寄存在殡仪馆,时间久了殡仪馆的寄存档案容易丢失,尤其夏季暴雨频发,一旦遇上特大暴雨等灾害性天气。寄存在殡仪馆的骨灰得不到有效的保护,一旦出现寄存档案丢失或骨灰盒无法辨认的情况,这既是对逝者的不敬,对生者来说也是无法弥补的损失。因此不建议长期把骨灰寄存在殡仪馆。
公墓价格居高不下,长期寄存又不是良策,那么家属如何安葬亲人的骨灰呢?“节地生态葬”的大力推广,才是逝者最好的归宿。这里说的“节地生态葬”既包括了树葬、花坛葬、草坪葬、壁葬等生态葬式,还包括以“海葬”为主题的骨灰海撒活动。家属通过“节地生态葬”的方式安葬逝者,既给了逝者最后的“归宿”,又给了生者开启新生活的勇气和信心。
【 返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