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墓地资讯 > 墓园文化 >清明节看各国的墓祭文化

清明节看各国的墓祭文化

各国的墓祭文化

   日本

   本盂兰盆节,即农历7月15日(有些地方是7月14日),在民间称为中元节、鬼节或七月半,是祭祀祖先、祭拜孤魂野鬼的日子。节日前后,学校放暑假,公司企业也都要放假7 天到15天。大部分日本人会利用这个时间返乡祭祖,它已成为日本人合家团圆的节日。每到盂兰盆节,日本的交通系统会格外繁忙,沿高速公路行驶的汽车行列可长达几十公里,像是中国的“春运”时期。此时,日本家家设魂龛,点燃迎魂火和送魂火,祭奠祖先。

   日本人过盂兰盆节的气氛静谧、庄重,对谢世的阴魂来说,这是阎罗王一年一度放假的时候,也是他们能回家与家人重逢的日子。日本有些地区将供品装在盆舟或灯笼里,点上蜡烛,放入河川大海,这叫 “精灵流”,相当于中国的放水灯民俗活动。德岛县的阿波舞会是盂兰盆节的盛大庆典之一。在鼓声中,男女老少穿着浴衣起舞,祭奠祖先、祈祷风调雨顺。另外,京都的“大文字烧”——点燃松木烧出一个辉煌的 “大”字,也已经成为日本盂兰盆节的一个重要标志。

   柬埔寨

   每年的佛历10月1日至15日举行的亡人节是柬埔寨最隆重的节日,跟我们的清明节非常类似,追思亡灵祭拜先人是亡人节的主旨。不同的是,亡人节前后一共要进行15天。内容也比我们的清明节要丰富的多,每家每户在祭拜先祖的同时,还会出去踏青、野餐、走亲访友,各地还会举行各种各样的活动,像水牛赛跑、摔跤比赛、棍术表演等等,内容丰富多彩。

   当然,去寺院里祭祀是亡人节最重要的一项活动。届时,家家户户都要带上祭品,去寺院祭拜,各家佛寺无论大小几乎都会爆满。有条件的,天天都会拿饭菜到佛寺中去,有的人甚至一个上午可以到三四间佛寺去布施;没有条件的,15 天中只能去一两次或一两间佛寺,但必须去。按照高棉民族传统的说法,就是去的佛寺越多,所积的功德也就越多。

  俄罗斯

  俄罗斯也有一个类似于中国清明节的节日,就是俄罗斯的纪念死者节,通常都在4月底至5月初。在每年的这一天,俄罗斯人会举家前往已故亲人的墓地扫墓和祭奠。按照传统习俗,他们会在墓前供上绘有彩色图案的鸡蛋,据说这样可以祈求保佑逝者,此外还会供上甜乳渣饼、馅饼、果子羹等食品,还要在墓地周围种上花草。

祭奠结束后,全家人会在墓前简单地聚餐,每个人都要饮上一杯伏特加酒,但饮酒时不能碰杯也不能说话。虔诚的东正教信徒则在去墓地前先到教堂为逝者点上蜡烛,并为逝者的灵魂安息进行祷告,然后领取圣水洒到墓地前。

  波兰

  波兰亡人节紧接着11月1日的万圣节,是基督教中用来悼念死者的节日。而如今在波兰,对死者祭奠活动则主要集中在11月1日。

这一天,人们都去墓园扫墓,年长者点燃象征死者不朽的烛灯,让孩子敬献,以教育后代不忘祖先。他们还会摆放花束、花篮或者其他装饰,表示纪念故人。

   德国

   与中国的清明节类似,德国也有纪念逝者的特殊日子。不少人会在 11月2日万灵节这一天去墓园祭奠逝者和扫墓。鲜花翠柏之外,人们常会摆上点有蜡烛的红色长明灯,象征永恒之光。德国过万灵节的风俗因地而异。有些地方的人选择沉默的怀念,有些地方的人用开怀庆祝的方式怀念,还有一些地方会举行非常奇特的仪式。

   传说中,万灵节这天,炼狱中可怜的灵魂会获得短暂的休息,所以不少人家会将牛奶、面包等食物放在餐桌上,“招待”那些饱受折磨的灵魂。碗里盛油寓意对炼狱烧伤的护理。传统的“亡灵面包”别具特色,值得一提。美味的“亡灵面包”花样繁多,有的形状像钻石,有的像骨头。

   法国

   万灵节也是法国基督徒的节日之一,在每年的11月1日。这天全国放假,人们奔向各个陵园和墓地凭吊亲人或先烈,并献上各种颜色的菊花。位于巴黎公墓不远的巴黎公社纪念碑和10多个反法西斯纪念碑,是凭悼者最多的地方。

   瑞典在北欧国家,万圣节可以被理解为当地人的“清明节”。与美国万圣节不同,瑞典万圣节是指10月31日和11月6日之间的那个周六,此时正是瑞典万物萧瑟、秋去冬来的时候。在万圣节当天,瑞典所有的墓园都会点上蜡烛,祭奠逝者。

   坦桑尼亚

   为了悼念在独立战争中为国牺牲的死难烈士,坦桑尼亚人民把每年的9月2号定为“哀思节”。每到这一天,人们自愿地到墓地献花、扫墓,国家领导人也亲临烈士陵园,虔诚祭扫,也有人到独立广场的纪念碑前敬献花圈,以此寄托对烈士的哀思。

 

【 字号:

返回


在线客服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