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正当时 | 上海墓地告诉你三伏养生的6大误区!
没有酷热难耐,夏天索然无味,
没有暴风骤雨,不是真正的夏天。
沿着夏天的脚步,
看着夏日雨荷,听着夏雷阵阵,
一伏,二伏,三伏,
一步步走向那收获的秋!
三伏天,是一年中人体体表气血最旺盛的时候,
一年一度的冬病夏治正式开始了。
一年仅此一次,请大家珍惜!
2016年三伏天
初伏10天 2016年7月17日~2016年7月26日
中伏20天 2016年7月27日~2016年8月15日
末伏10天 2016年8月16日~2016年8月25日
上海墓地告诉你三伏天注意事项
这30天时间,请不要食冰镇的水、饮料和食物,会促使寒气入侵不能排出。冬天之所以怕冷、手脚凉都是三伏天不注意导致,要想使体内的寒气排出,请坚持在伏天喝热水,会把体内多少年深入骨随的寒气逼出来。一年一度的伏天请对身体且行且珍惜!
上海墓地告诉你什么是三伏天?
三伏天出现在小暑和立秋之中,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日子。所谓的“伏天儿”,就是指农历“三伏天”,即一年当中最热的一段时间。可以这样理解:“伏”就是天气太热了,宜伏不宜动。但是三伏天之所以称之为“伏”,是因为也有不少寒冷因素在内。三伏是中原地区在一年中最热的三、四十天,三伏是按农历计算的,大约处在阳历的7月中下旬至8月上旬间。三伏天是从夏至日后的第三个庚日开始,叫做初伏(10天);夏至日的第四个庚日叫做中伏(10天,也有20天),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则是末伏(10天),随后季节变化开始进入秋季。
三伏天身体最怕6件事!
1 颈椎最怕吹
天气热自然很多家庭都长时间开着空调,颈椎对着空调吹,周围的软组织会产生病变,形成肌肉和皮下组织的慢性炎症,造成颈部持续痉挛、后背酸痛等后果。
建议室内空调温度不要低于25摄氏度,肩背部不要直对着空调,如果温度不能自行调节,可以在肩上搭个披肩,晚上洗个热水澡。
2 喝水最怕快
由于气温高,身体缺水速度也会加快,很多人习惯大口大口地喝水。如果喝水太快,水分会快速进入血液,在肠内被吸收,使血液变稀、血量增加,心脏不好,尤其是患有冠心病的人就会出现胸闷、气短等症状,严重的可能导致心肌梗死。
因此,夏天喝水不能喝太快,要少量多次。每次只喝100~150毫升,身体吸收得更好,也不能贪凉,10度以上的温水对身体最好。
3 眼睛最怕晒
在烈日下,眼睛是最脆弱的器官。专家提醒,眼睛喜凉怕热,不注意防晒,很容易提前老化,并引发各类眼疾。
如果要在上午10点到下午4点外出,最好戴上太阳镜、帽子或打遮阳伞,太阳镜颜色以茶色、淡绿色防紫外线效果最佳;可以多吃点养眼的食物,比如桂圆、山药、胡萝卜、红枣等;夏天细菌繁殖快,尽量少用手揉眼睛;流水洗脸,可减少眼睛疾病。
4 晨练最怕早
夏天天亮得早,不少人早早到公园去晨练。清晨,植物经过一夜的新陈代谢,吸收氧气,呼出大量的二氧化碳,使树木花草多的地方二氧化碳的浓度增高;研究表明,夏季空气污染物在早晨6点前,烧煤和汽车尾气排放等产生的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等各种有害物质在空气中聚集较多,正是污染的高峰期,呼吸了这些污浊的空气对人体会产生有害的影响。
另外,日出之前,因为没有光合作用,绿色植物附近非但没有过多新鲜氧气,相反积存了大量的二氧化碳,对健康不利。因此,夏季晨练时间不宜早于6点。
5 家里最怕灰
夏天闷热、湿度大,使得灰尘更容易附着在空气里,进入人的皮肤和体内。由于肉眼很难发现,人们常常疏于清理,它们长期漂浮在空气中,并大量附在物品表面,成为空气中尘螨及霉菌孢子的栖身地。
这些脏东西会趁机进入呼吸系统,进而引发哮喘、鼻炎等多种疾病。建议夏天应增加清洁的次数,两三天打扫一次。
6 肠胃最怕凉
夏天冰淇淋、冷饮、冰冻水果,吃起来那叫个爽!但夏季也是肠道疾病的高发期,专家建议,这个季节少吃太凉的东西,尤其早晨起床时和晚上临睡前。
为了及时给“肠胃”保暖,吃凉拌食物时,不妨加点姜或芥末,可以暖胃、杀菌。
上海墓地总结的三伏天养生攻略
①热水泡脚——祛湿邪
很多人在进入伏天后,会感到四肢乏力、全身发困、浑身酸困、汗出过多而黏腻不爽,有时候吃东西也感觉没有胃口,吃下去难以消化,整天肚子胀胀的。河南中医学院一附院推拿科副主任医师张世卿表示,造成这一切的根本原因就是湿邪,而对付湿邪的一个很好的办法就是用热水泡脚。
② 吃丝瓜——赛人参
伏天吃丝瓜赛人参,这是因为丝瓜里边还含有人参中所含的成分———皂甙,非常适合伏天食用,解暑防燥。新买来翠绿的丝瓜,无论是做清汤,还是做排骨、鸡汤,都能除油解腻,令人胃口大开。
③ 一碗羊肉汤,不用开药方
伏天吃牛羊肉、喝羊肉汤,强身健体,滋阴补气。因此,也有“伏天一碗羊肉汤,不用神医开药方”的说法。此外,夏季吃牛羊肉对补充营养非常必要,吃点性温和的牛羊肉,不但能够补充丰富的营养,还能以热制热,将冬春之毒与湿气通过排汗,排毒驱除。
④ 伏天开空调,26℃最合适
专家建议,室内外温差不应太大,一般在8℃至10℃左右。夏天虽然可能出现38℃以上的高温天气,但是一天中大多数时间的温度都在35℃以下,所以26℃左右的室内温度是比较合适的。而且一般开空调两三个小时后就应该开开窗户透透气,大约半个小时左右。
⑤三款冰粥,过伏天
【荷叶绿豆粥:祛暑养生】 这道冰粥具有祛暑清热、和中养胃的功效,老少皆宜,特别适于伏天食欲不振、发热口渴的少儿食用。荷叶绿豆粥以荷叶、绿豆、粳米、冰糖为原料,做法是:绿豆用水泡发后,另用水将绿豆煮开花,制成绿豆汤;粳米煮成稠粥,半熟时加入绿豆汤、冰糖,搅拌均匀,一起煮开;粥熟后,取荷叶1张,趁热盖在粥面上,待粥变凉并呈淡绿色,即可食用。
【水果冰粥:美容养颜】 在众多食物中,水果是最具美容养颜作用的,而夏季本身就是水果生产的旺季,所以苹果冰粥、西瓜冰粥、香蕉刺梨冰粥……这些时下流行的水果冰粥不但具有凉爽祛暑的效果,更有美容养颜的作用。 制作香蕉刺梨冰粥的方法是:香蕉去皮,切成丁块,刺梨捣烂去渣,或刺梨煮汁去渣,加入煮开的米粥里,再加入红豆粉、冰糖,制熟晾凉食用。
【山楂冰粥:消脂开胃】 山楂冰粥能开胃养脾、消脂益气,更适合老年人食用。山楂洗净备用,糯米洗净后冷水浸泡2小时后沥干水分。锅里注入凉水,旺火煮开,倒入山楂,煮15分钟后,捞出山楂,倒入糯米,中小火煮熟,加入冰糖,晾后存入冰箱,适时取出食用。喜欢冰粥“冻”人的年轻人,还可在晾凉的粥里加入碎冰。
【 返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