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墓地资讯 > 墓园文化 >墓地改造计划:德国开启公墓翻新新技能

墓地改造计划:德国开启公墓翻新新技能

墓地改造

   传统意义上对于公墓的设计,大多以“保守”“历史”“普遍”作为设计主题。时至今日,导致公墓的设计形成了严重的标签化。在普遍的大众认知里,公墓带给人们的印象大多是阴森和诡异,这其中有文化的原因,也有公墓本身缺乏保护和设计感的因素。所以严谨高效的德国人开始了城市公墓改造计划,为墓园重塑形象,摆脱恐怖印象。

   Luisenkirchhof III公墓改造

Luisenkirchhof

   该墓地建于1905年,在这个项目中,对德国柏林夏洛腾堡的Luisenkirchhof III的墓地进行改造的是relais设计团队,公墓现有的条件也似乎是在发展与毁灭,昨天与今天之间的挣扎。

   根据设计师的计划,该墓地被建在了所谓的Spandauer Berg的东部坡道上,该墓区分为多个不同的层面,场地中的道路也是树木成排,成为了该地区主要的景观元素。

   在设计师的设计中,他尤其注重处于公墓上方的一个小教堂的设计,通过创造一系列的花床等装饰性景观来使这座教堂变得更加神圣和庄严。利用改造前的树木景观加以重新规划修饰,在原有的基础之上着重小教堂设计和景观设计,以宗教文化加之自然视觉美感来提升旧公墓的总体形象和氛围。

   Leinefelde老墓地改造

Leinefelde老墓地

   “Leinefelde老墓地改造”项目是为了在历史街区创建一个新的开放空间,其目的是恢复两条主要街道之间的联系,增加新的墓地和教堂。在确保功能性的前提下修缮提升公墓的舒适度及美感。

   由于教堂完全被墓地包围,设计师克服了一个大型而宽阔的台阶的地形,设计了一条直接连接到主街道的景观道,道路一直从教堂通往老墓地,自然的连接了街道、教堂和墓地,提升了步行的便捷度和空间的利用率。

   道路的形状和表面材料遵循历史文化,混凝土道路,配有棕榈叶印,一直引导着人们走向墓地。随处体现出设计感,可以看出设计师的用心,细节表现也是非常有讲究。

   沿着由木板和天然石构成的景观道、黑羽毛草的草坪、路旁的椴树、顺着灯塔的指引,游客可以一路通往神秘的教堂,如果你往回看,会发现来时的道路消失在了视野里。

   Fried Pavillion小镇公墓改造

Fried

   位于德国迪伦市东部的小镇公墓,同时也是一座公园。改造之前,这里没有任何可供访客休息的公共区域,或是用于殡葬仪式的活动场所。在改造后的新公墓中,设计师Amunt设计建造了一间墓园咖啡馆,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共渡特殊时期的场所。他们可以在同一屋檐下共同悲伤,分享回忆或寻找安慰。

   该建筑平面呈现为一种中立的,奇特的方形。由三个封闭的建筑体块植入场地,联合为整体,由独立体块构筑空间,并将首层平面划分为三个区域,每个区域都是不同的功能分区,屋顶形态和房间高度也是不同的,将三个完全不同的个体融合为一个大型空间。

   访客区上方的圆拱形屋顶与帐篷形屋顶共同组成了一个多面的、连续的天花板景观,使其形成独立又统一的流动空间,四面的玻璃幕墙为访客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周边公园视野。

 

【 字号:

返回


在线客服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