墓前祭扫感怀:中秋憾事!
中秋是国人团圆的日子,一轮高悬苍穹的圆月作证;中秋也是祭祀的日子,墓前的一扎扎纸钱化作袅袅青烟升腾在人生后花园。
每每这一天,眼巴巴地望着墓主亲属来到墓前摆上供品,烧上纸钱,给逝去的亲人磕上几个头,心中油然而生难以言状的遗憾,我想起了母亲,想起了老人家墓前的冷清……
2012年初春一个寒风凛冽的日子,八十八岁高龄的母亲撒手人寰离开了我们。老人家走的那一年的中秋节,我曾写了一篇素文《泣血中秋》家祭九泉之下的母亲。自打那以后,连续好几个中秋节都没回过家给母亲上坟,只是在外地遥致家乡给母亲烧些纸钱冥币的。
我记得母亲在她晚年时曾对我说过,她走后要我多给她烧些纸钱,以便她在阴间好用。母亲喜好打小牌,自然少不了本钱,还有买吃的买穿的,那都需要钱哪!母亲一脸期望的叮嘱,我虽是不敢忘却,但这几年来送去的“钱”都是在异乡“寄”去的,不是在母亲墓前焚化的,还不知母亲收到没有。
今年的中秋,我依然放弃了休假,为的是陵园兴办之初,想通过给前来祭祀扫墓的丧属提供更为便利、更为优质的服务赢得好口碑,藉此打造和提升陵园品牌。正是顾了大家(丧属)而顾不上小家,再次冷落了我的母亲没有亲自到墓前给她老人家祭祀,想到这些心中生发丝丝的愧疚抱憾不已。
中秋无法给逝去的自家亲人祭祀,而替天下人尽孝守候在墓园竭力服务丧属,这种憾事想必不仅仅发生在我一人身上,而是整个殡葬业界工作者都免不了的一桩憾事,尤其是身处一线的最基层殡葬人,同有这种感受和遗憾。作为老殡葬人我很了解也很理解,包括清明节,中元节和冬至,乃至年三十这一天,都要坚守工作岗位的。也正如业界同仁所言,越是过节我们越是忙,正是这个忙,牺牲了很多自我。
此等憾事何时不再?看来只要这个祭祀扫墓的习俗还在,这般无奈的遗憾就难以抹去,毕竟这是我们传统文化使然,是我们殡葬墓地工作职业使然,是殡葬墓地工作者道德使然。
走笔至此,我要为中国殡葬人说上几句,从事殡葬墓地工作非常不易,非常需要全社会对这个行业认识上重新定位。窃以为正是众多殡葬人以人为本服务丧属、视丧属为亲人那大爱无疆的奉献,至善至诚至孝至爱的职业操守,及对传统殡葬文化的敬畏,托起“现代殡葬”这个中国殡葬人心中的梦。 【作者:卜维学;来源:天长市福寿陵园墓地 】
【 返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