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古园墓地“生命泊物馆”正式上线
上海古园墓地按:很多人都觉得,世间变幻,唯有生老病死是不变的。所以,有些观点认为,无论世界如何发展,殡葬业总是最保守也是最难有变化的。但其实不然。随着社会老龄化程度加剧,百姓对殡葬墓地的需求变得更多元化。随着城市化加快,墓地资源变得紧缺。
随着信息科技发展,传统的墓地祭扫已经很难满足人们对亲人寄托哀思。所以,看似传统的殡葬业,已然面临着社会发展所带来的转型压力。可以说是不变不行。于是,为了适应时代的变化,也为了顺应转型的需求。“生命泊物馆”应运而生。生命泊物馆,首先是以“生命”为内核。传统观念中,“生命”是指生活在世间的人们。而如今“生命泊物馆”打破了这样的传统。“生命”既可以是鲜活的生者,也可以升华的逝者。
在生命泊物馆中,追求的是生命的永恒。生命泊物馆,还强调“泊”和“物”这两个概念。“泊”意为生命停泊的港湾,“物”意为逝者生前之物。生命泊物馆上线以后,滨海古园将不仅仅只是一个墓园,我们将成为一个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平台。在生命泊物馆中,市民可以通过上传图片、音频、视频、文字,让逝者生前的一分家属甚至一段家音能有一个“停泊的港湾”。生命泊物馆给平凡百姓一个平台,回忆逝者的生前事,传递生者的哀思,通过网络分享,更好地纪念每一位逝去的故人。
目前,“生命泊物馆”有家影、家品、家音、家事、家祭、生命晶石六大版块。家影指的是搜集家庭合照影像,家音的作用是搜集家庭珍贵音频,家事则是记录家庭难忘往事。而家祭则是搭建网上祭扫平台,生命晶石则是推介生命晶石项目。生命泊物馆的诞生,也意味着较为传统的殡葬业,也开启了改革的步伐,主动迎接“互联网+”。生命泊物馆上线后,滨海古园将打破传统殡葬行业线下祭扫的模式,率先开创了“线上祭扫”的全新概念。从前,市民悼念逝者需要到墓园现场祭扫。如今,市民可以能通过上传内容,生命泊物馆将为广大市民提供专属的悼念平台。家人可以通过在网上上传的故人的“音容笑貌”,随时随地追忆逝者。同时也能让更多的市民加入线上祭扫的队伍。这充分体现了互联网“传递”、“共享”等理念。
同时,生命泊物馆还将结合“大数据”等互联网概念,鼓励市民错峰祭扫。市民可以通过登陆生命泊物馆线上祭扫,并且通过查看实时数据了解祭扫情况,更好地规划祭扫计划。除了全新的祭扫模式,生命泊物馆还将致力于宣传海葬等环保葬,市民登录生命泊物馆后可以查看海葬的科普知识。未来市民甚至可以在生命泊物馆实现为逝者预约海葬。
目前,生命泊物馆已经覆盖了pc和手机端,马上就要全面上线。下一步我们将通过媒体以及线下活动等多种方式来向征集内容,和网友形成良好的互动。优质的征集内容也将会在生命泊物馆的实体馆展出,实现真正的线上线下联动。让“唤醒爱的记忆”、“生命最后的栖息之地”这样的概念深入人心,推广和宣传文明祭扫、错时祭扫。
【 返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