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墓地:“爱•龙华”生命文化教育基地志愿者服务队
上海墓地网报:2016年3月30日,由上海市民政局命名的“爱·龙华”生命文化教育基地在上海市龙华殡仪馆正式揭牌成立。基地的活动主要分为上海殡葬博物馆参观、殡葬文化专题培训、个性化追思仪式体验、心理辅导四大板块。目前已经举办了大学生专场、社区居民专场、街道居民专场和共建单位四次教育专场,接待来访者200余人。在各类活动开展过程中发现存在工作人员紧缺的现象,为更好地落实和拓宽基地功能作用,生命文化教育基地志愿者服务队应运而生。
服务队的诞生
历经一个多月的筹划,“基地”先在馆内招募,以“爱·龙华”生命文化教育基地工作组成员为主,组成首批20余名志愿服务者团队,随后又前往上海理工大学外语学院进行现场招募,招募现场反响热烈,同学们积极踊跃报名,招募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收获。另外,上海师范大学的两位研究生得知招募活动后主动报名参加。目前,已有42名大学生志愿者加入到团队中来,至此基地志愿者服务队正式诞生。
首次活动
中国传统节气冬至即将来临,基地志愿者服务也随即展开行动。为了能让刚加入队伍的大学生志愿者更直观地了解殡葬行业,体验基地工作,在龙华殡仪馆党工办、团支部的组织协调以及上海理工大学外语学院的共同努力下,基地以冬至错时祭扫志愿服务行动为契机,从基地志愿者队伍中选拔出18名大学生志愿者,前往颛桥寝园墓地参加为期三天的志愿服务行动。初冬时节,寒风瑟瑟,清晨6点45分,天海没亮,志愿者们便陆续抵达龙华殡仪馆集合点,向寝园墓地出发。其中有两位来自浦东川沙的志愿者,连续三天坐着最早的公交车,赶着最早的地铁从上海的最东边赶到集合地点,他们热心公益的奉献精神令人钦佩。来自上海理工大学外语学院的同学们同样放弃了周末温暖的被窝,在清晨5点便踏着晨露早早的出发,也是连续三天风雨无阻的赶到集合地点,精神抖擞的参加活动。
据上海墓地了解,同学们大多来自外地,他们将加入基地志愿者服务队作为学生时期难得的社会实践活动,这也是课堂上难以获得的体验和经历。同学们纷纷表示,如果将来留在上海,一定会坚持关注并参加“爱·龙华”生命文化教育基地志愿者服务队。在三天的志愿服务过程中,所有队员都被寝园墓地安排到了人流密集或者技术要求较高的岗位上。事无大小,他们都尽心尽责,保障着市民祭扫的安全与便利。
发展与期望
2016年,志愿者服务总队进行了精细化管理,做出了不少的成绩和贡献。目前,在上海志愿者网注册会员达到170余名,占职工比例40%以上,下设党员志愿者服务队、劳模志愿者服务队、学雷锋青年志愿者服务队、网络志愿者服务队、生命文化教育基地志愿者服务队等,党员参与率达100%,年人均志愿者服务时长均大于16小时。龙华殡仪馆团支部书记吴斌说,“在将来,志愿者的精神将会在基地传承下去,为了上海的殡葬转型和发展做出其特有的贡献”。
【 返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