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墓地|送别癌康“战友”,上海福寿园再奏生命赞歌
上海墓地网 2024-4-1
春天来了
山花烂漫绽放如诗
生命的赞歌在花香中悠扬响起
2024/03/28
在上海福寿园遇见美好
在春日的柔光中,一场充满爱与希望的仪式静静启幕。春花轻摇,仿佛在低语着生命的秘密,微风携带着花香和泥土的清新,温柔地拂过每个人的脸颊。
3月28日,上海福寿园希爱林迎来了又一神圣时刻,上海市癌症康复俱乐部的9位“爱友”在亲人和战友的陪伴下,以花坛葬的形式,安详地归于自然的怀抱。
中国殡葬协会副会长,上海市民政局原巡视员周静波,上海市癌症康复俱乐部党支部书记袁正平,中国抗癌协会康复分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癌症康复俱乐部会长王文平,福寿园国际集团总裁高级顾问、上海福寿园公益发展基金会监事长伊华,上海福寿园总经理助理赵军辉,以及9位“爱友”的亲属和“战友”参加了当天的仪式。
以歌相送 “战友”与花长眠
当天的上海福寿园希爱园内,草木葱翠,鲜花争艳,布景雅致,音乐飘扬,在温馨美好的氛围中,现场人员共同见证了这场对生命的至高礼赞。
仪式开始前,上海市癌症康复俱乐部党支部书记袁正平、会长王文平,及各区俱乐部成员,向生命纪念碑敬献花环。随后,在温暖治愈的音乐声中,葬礼音乐会正式开始。
《每一片绿叶都是一个春天》轻快明亮、《感恩》温暖深沉、《往日时光》悠扬怀旧、《送别》充满深情……每一首曲目都精心挑选,每一段旋律都饱含深情,“讴歌生命”“迎接生命”“告慰生命”“安放生命”……曾经一起并肩抗癌的俱乐部会员们回忆往事、表达祝愿,在最后的告别中送“战友”远行。
在礼仪人员的引导下,9位“爱友”的亲属依次为亲人点亮心灯、点燃香片、敬献茗茶、拭盒作别,最后将装有亲人骨灰的可降解骨灰盒安放到花坛中,并撒入“乡土”和花朵,让亲人在花香中正式入土为安。
以爱为名 绘就生命希望
仪式上,福寿园国际集团总裁高级顾问、上海福寿园公益发展基金会监事长伊华代表基金会再次向上海市癌症康复俱乐部捐赠10万元“希爱基金”,用于帮助生活困难的俱乐部会员就医和改善生活。
一直以来,上海福寿园积极推动节地生态安葬设施建设,推广各类节地生态葬式葬法,这片与上海市癌症康复俱乐部合作共建的希爱林是福寿园最早的集体安葬公益园区,从2006年开始,18年始终坚持800元的公益安葬。来现场的人都能深深感受到,每一次集体安葬都有它独特的仪式感。
据统计,至今已有128位抗癌斗士在这里与花长眠。上海福寿园总经理助理赵军辉表示,福寿园坚持创新和推广更多符合节地生态要求的安葬方式,开辟出别致典雅的景观节地生态墓区,强化人文关怀,形成有仪式感的安葬仪式,努力扭转“生态葬是薄葬”的社会偏见,让尊重生命、尊重自然、尊重逝者的人文精神更加深入人心。
【 返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