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墓地:殡葬520,让爱在一起!
上海墓地按:5.20马上就要到了,身在殡葬业的你有没有对身边的人说一声“我爱你”呢?在这个似乎有些特殊的行业里,每一声“我爱你”都显得那么的珍贵。今天,在这个值得纪念的日子,让我们走近殡葬人,看看那些发生在他们周围爱的故事。
1、80后殡葬业夫妻,风雨6年不离不弃。
谈到殡葬行业,很多人都不愿意触及,但山东有一对夫妻却双双从事这一行业,这一干就是6年。两人在实习的时候结识了对方,后来两个人在同一家殡仪馆工作。小旭是殡仪馆的葬礼司仪,平时负责花圈和挽联,还会帮忙安抚家人情绪。小翔则是一名入殓师,他说自己的工作就是让逝者走得体面,让家属能够心安。小翔的工作十分劳累,还没到30岁的他就已经有了各种腰椎疾病。小旭很担心将来自己的孩子因为自己是殡葬行业而遭遇歧视。如今夫妻俩打算坚持走这条路,只要互相陪伴,再大的风雨也能坦然面对。
2、最美殡葬人,用温情和隐忍守望生命终点。
她叫申知,湘潭市殡葬事业队伍的中坚力量,从业21年来,申知凭着温情和隐忍,给逝者带去最美的尊严,给生者留下最温暖的慰藉。有一次,殡仪馆收到一具因车祸导致肢体残缺的遗体,家属悲痛不已。“希望能还原逝者生前的仪容。”申知告诉记者,虽然难度很大,但她耐心地组织同事们设计了整容方案,最大程度将遗体进行了还原。当家属看到亲人完好的遗体时,很欣慰,拿出重金要酬谢,却被申知婉言谢绝了。 “每个生命都值得敬畏和尊重。如果能让每个生命最后的旅途走得更平安,能让他们的灵魂感受到尊严,我觉得很神圣,很崇高。”申知说。服务逝者之余,殡葬人更多的是为生者服务。由于伤逝带来的悲怨情绪占据家属内心,殡仪馆难免遇到“丧闹”现象。而多年来,申知总是凭着爱心和隐忍,将一个个矛盾化小、化无。
3、入殓师师徒成甜蜜夫妻,用有限生命传温暖。
2011年,28岁的陈自亮从武汉民政学院毕业,进入青山殡仪馆担任入殓师一职。一年后,入殓室来了一位与陈自亮同龄的东北姑娘王雪,被单位负责人安排给陈自亮做徒弟:“这小美女就交给你了。”“啊?”一时间,陈自亮有点不知所措,他心里直问自己:“我能行吗?” 王雪初来乍到,每次走进入殓室,还没看见遗体就开始发抖,“有我在,你别害怕,你先看着我做就行了。”陈自亮微笑着对王雪说。一直到10天后,陈自亮还没让王雪碰过遗体。“自从上班第一天开始,我就没睡过好觉,闭上眼就会想起那些逝者的面容。”王雪告诉陈自亮。 “你不用害怕,晚上睡觉时不要关灯,睡觉前看看书或听听音乐。”这是陈自亮告诉王雪的秘笈。平时脏活、累活,陈自亮都不让王雪干,因为他们工作的特殊性,每天早晨6点前就得开始工作,这时天可能还没亮。因此,每个工作日的凌晨5点多,陈自亮都会到王雪门前敲门,陪她一起上班。 2015年情人节,陈自亮和王雪登记结婚。去年年初,他们的女儿出生了。“其实,我们真的很幸福,工作6年,相爱4年多,现在我们有车,还贷款买了房,每年休年假我们就外出自驾游。”
4、殡仪馆员工拍摄棺材主题婚纱照,为自己代言。
照片中的主角分别是29岁的詹妮·泰(Jenny Tay)和她30岁的丈夫达伦·程(Darren Cheng),两人都是殡仪馆工作人员。詹妮说:“当新人们拍摄结婚照时,许多人都会想到对他们有重大意义的东西,比如他们首次见面的地方等。我们两个都非常热爱现在的工作,所以为什么不拍摄以死亡为主题的结婚照呢?”他们表示,对他们来说,死亡的概念同样重要,即便是在婚礼这样重大的时刻。詹妮与达伦希望借此让人们更淡然地对待死亡。
5、因为爱情,从此迷上了殡葬。
这是一个平凡的故事,故事的主角是一个普通的殡葬人。从08年毕业于长沙民政到现在回老家从事殡葬业,一直默默无闻的付出,用心的工作,当听到家属说声“谢谢”,那一刻一切劳累便烟消云散,幸福满满…… 王玮08年毕业于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殡仪专业,从此便与殡葬结下了不解之缘。而他最初的目的竟然是为了追女孩。“我们高二就在一起,我报的第一志愿是南京师范,她报的人长沙民政。”王玮笑着对记者说,眼里充满了甜蜜。“以前是想着反正可以转业嘛,就报了。结果就做下来了,舍不得放弃了 。她以前是礼厅的,我是化妆的。”说到这,王玮脸色变得凝重,语重心长的说:“当初是为了我媳妇儿,现在我是想着,人干净来世间,离开的时候不干干净净,漂漂亮亮的离开呢!” 从事殡葬业,王玮遭遇了家人和朋友很多的不解与反对,在别人口中他就是个‘做死人生意’的。但是,王玮对此丝毫不介意。他说:“坚持殡葬梦,选择殡仪服务行业,我老王真不后悔!”
这些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暖心的故事,让我们看到殡葬人对职业的坚守,对爱情的执着,更让我们看到了他们对生命的敬畏和尊重!如果你的爱人或者家人是殡葬行业从业者,请为他们转发这篇文章,并对他们说一句“我爱你!”
【 返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