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墓地资讯 > 墓园文化 >殡葬快报 | 浙江省部署落实殡葬综合改革试点工作

殡葬快报 | 浙江省部署落实殡葬综合改革试点工作

殡葬快报 | 浙江省部署落实殡葬综合改革试点工作

   1、浙江省部署落实殡葬综合改革试点工作:

   日前,浙江省民政厅下发通知,要求各地认真贯彻落实民政部办公厅《全国殡葬综合改革试点方案》要求,结合实际,扎实开展殡葬综合改革试点工作。一、加强组织领导。试点地区成立殡葬综合改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领导、统筹推进试点工作。领导小组至少每半年召开一次会议、听取工作汇报、掌握试点进展,研究解决试点工作中遇到的突出问题,确定下一步工作思路和措施。二、精心组织实施。围绕殡葬综合改革试点的八个重点任务,在落实基础性工作任务基础上,充分发挥地区特点和优势进行重点探索创新。试点地区按照确定试点、制定方案、组织试点、评估总结的工作步骤,通过召开会议、组织交流、检查督查、印发简报等工作方式,加强对试点工作的检查指导、政策协调、鼓励扶持和督促推动。强化人员和经费保障,确保试点工作顺利推进。三、强化宣传引导。要求各地结合贯彻落实中央两办《关于党员干部带头推动殡葬改革的意见》(中办发〔2013〕23号)、省两办《关于进一步深化殡葬改革的意见》(浙委办发〔2014〕72号)和全国殡葬工作座谈会的精神,围绕尊重生命、节地环保、移风易俗、群众受益的殡葬改革目标,把宣传教育贯穿殡葬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全过程。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和传播手段,加强对相关改革政策措施的宣传解读,及时报道试点过程中的工作亮点、进展成效和经验做法,鼓励并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其中,形成各方积极参与、协同推进殡葬改革工作的良好氛围。(民政部门户网站)

   2、遂宁市民政局一行到安州区考察殡葬管理工作:

   2017年10月17日上午,遂宁市民政局副局长刘文明一行到绵阳市安州区民政局考察学习殡葬设施建设及运营管理的经验和做法,市局社会事务科华洪明陪同。上午10点半在局机关三楼会议室召开了殡葬工作座谈会,首先,绵阳市民政局就殡仪馆灾后重建及运营模式等情况作了详细的介绍,随后两地对殡仪馆运营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具体的做法作了深刻的探讨,相互借鉴好的经验和做法,因地制宜的把殡葬设施建好、运营管理好,更好的推动本区域的殡葬改革工作。(绵阳市民政局)

   3、汉中市民政局积极防治殡葬大气污染:

   近年来,汉中市民政局通过推行“生态殡葬、绿色殡葬”有效减少了殡葬行业的污染现象,但是仍然有市民投诉汉中市殡仪馆经常会排出黑烟,污染空气,对当地居民的生活环境造成了不良影响,针对这一情况,市民政局高度重视,多措并举,全力做好殡葬行业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派专人赶赴被市民投诉的汉中市殡仪馆了解情况,督促殡仪馆立即启动整改,全面对火化机及配套污染治理设施进行改造升级,解决黑烟现象。印发了《关于认真做好殡仪馆大气污染问题整改工作的通知》,要求全市各县区殡仪馆开展自查整改工作,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污染物的排放。要求各县区民政局履行监督责任,配合环保部门定期监测本地殡仪馆的污染物排放量。依据《火葬场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要求对各县区殡仪馆的遗体处理、遗物祭品焚烧设备进行摸排检查,对没有安装烟气处理系统的设备要求殡仪馆及时安装,督促殡仪馆对现有的消烟除尘设备定期维护,排查故障,确保其正常稳定运行,建立防治殡葬行业大气污染的长效机制,为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创造良好环境。(汉中市民政局 沙明亮)

   4、昭通市领导到镇雄县视察殡葬改革工作:

   10月19日,昭通市市政协副主席胡建普率视察组到镇雄县视察殡葬改革工作。胡建普一行在副县长成旭、县政协副主席陈琴等的陪同下,到县城殡仪馆、西环路社区上马厂居民组经营性公墓规划建设地、县民政局等地,认真查看了解镇雄县殡葬改革服务工作,就相关工作进行指导。视察组要求,要坚持政策导向,严格落实殡葬改革相关政策要求,全面推进殡葬改革服务工作,不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要因势利导,坚持规划先行,结合地方文化及风俗习惯,在功能设施、服务理念等方面着力,加快启动建设经营性公墓及殡仪服务中心建设,加快推进乡镇公益性选址及规划建设;要进一步创新方式、丰富载体,加强宣传引导,移风易俗,引导群众参与到殡葬改革服务中来;要加强队伍建设,强化殡葬执法监管,全面推进面山殡葬环境治理、节地生态安葬等相关工作。近年来,镇雄县高度重视,大力推进殡葬改革服务工作,不断推进殡葬服务设施建设,稳步推进县城经营性公墓规划建设,于2015年南博会上与泸州东烜化工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协议,分期规划建设县城经营性公墓,并启动殡仪服务中心建设及农村公益性公墓建设前期工作。目前,县城经营性公墓规划建设已完成第一期216.6亩征地及相关报件等工作。同时,大力开展殡改宣传工作、面山殡葬环境治理、殡葬用品市场整治,大力倡导和推进遗体火化工作,不断推进殡葬改革及生态建设。2016年9月以来,镇雄县共完成遗体火化1380具。其中,今年1—10月火化遗体997具,超额完成市政府年初下达604具的指标,完成总任务的165%。(镇雄新闻网 程洪)

   5、东海县“三子法”弥补殡葬改革短板:

   针对城区扩张带来的县城老逝增多、农村公益性墓地用完、县殡仪馆服务项目少等问题,东海县实施“填塘子、树样子、探路子”三举措,解决葬改短板问题。一是填平硕大塘子。东海县主要地理标识牛山附近盛产水晶,因历史上管理无序,村民随意开采,造成多处大型池塘,其中位于牛山公墓入口处的两个大池塘每个长、宽、深均达百米以上,导致公墓规划受限、祭扫期人挤、车挤拥挤成团,欲填平这两个池塘不亚于在海边建造一个小码头。今年民政局向县政府提出“借山填海”决策依据,巧用高铁征迁拆除的近万间民(厂)房和创建全国卫生城市两方面废墟填掉历史水塘,同时提出建设生态公墓建议得到重视,县委县政府将其列为“三重一大”项目督查推进,县委书记、县长亲临现场,县人大主任率队进行专题调研、督促推进。截至10月12日,一塘被填平,另一塘已填掉70%,至此,困扰公墓发展多年的祭扫门前空间被打开。同时,出炉了拓展型、生态型公墓详规。二是树立一批乡镇公益性公墓样子。东海县系全省最早实现广袤田野无坟头殡改先进县,已经使用了三十多年的乡村公益性公墓地已用完,加之近年来小县城大踏步驶向中等城市快车道,开发区、高铁、公路网、供电网配套扩张,早先埋在大堤上、渠道边的坟茔被大量起出没有地方安放,因此出现了乱埋乱葬问题。对此,民政局成立专门调查组,写成调查报告上报得到了高度重视,县政府在出台推进乡镇公益性公墓建设的基础上,2017年下半年确定在县城附近8个街道、乡镇进行公益性公墓建设试点,目前石榴镇已完成征用122亩公益性公墓用地前期程序,牛山街道、房山镇等乡镇公益性公墓基础工作已落实。三是探索殡仪服务新路子。解决县殡仪馆硬件设施不足、服务项目少问题,民政局提出立足于培育现代殡仪服务新理念,县人大把建设殡仪服务中心项目作为2017年度重大民生实事提出来。县殡仪馆围绕殡、葬、祭三位一体服务,重点探讨“祭”文化,探索让丧户更满意的服务举措,在老殡仪馆内建设殡仪服务中心,分别设立守灵间、大小告别室共五个告别厅,五个守灵间全部铺设木地板,购买200多床军用被子,并实行即用即洗制度;配置大、中、小车几个类型车辆供丧户选用;配套住宿、餐厅、殡葬用品超市、生活用品超市,丧户需要什么样商品就有什么样商品,只要丧户走进服务中心一切所需全能解决。(东海县民政局 刘兆奎)

   6、城固县从四个方面深化殡葬改革工作:

   一是大力推进遗体火葬改革。全县把推行遗体火葬作为深化殡葬改革的重点,把提升火葬区火化率作为主攻方向。火葬区死亡人口除国家法规另有规定的外,必须实行火化,禁止将火葬区遗体运到土葬改革区土葬。土葬改革区党员干部去世后应当在公墓集中安葬,不得乱埋乱葬。鼓励、支持土葬改革区死亡人员自愿火化。少数民族党员、干部去世后,尊重民族习俗,按照有关规定安葬。二是大力推进骨灰安葬改革。遗体火化后,提倡在骨灰堂或公墓内采取骨灰存放、树葬、花葬、草坪葬及骨灰撒散等生态节地葬法,不得将骨灰装棺再葬,不得超标准修建墓穴墓碑,提倡墓碑平卧或小型化。三是大力推进治丧方式改革。要进一步加强城乡居民丧事管理,严禁在居民区、城区街道、公共场所停放遗体、搭建灵棚、沿街游丧、抛撒纸钱,严禁在禁火区域燃放鞭炮、焚烧祭品,严禁丧事中的封建迷信活动,严厉打击丧葬骗财、敛财行为。四是大力推进老坟迁葬改革。加强对城郊结合部殡葬管理,规范城市扩容和建设项目用地中的迁坟工作,加强迁坟工作的监管。需要迁移建设用地中老坟的,应由建设方与老坟丧属协商相关事宜。(城固县政府 郭庆华)

 

【 字号:

返回


在线客服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