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墓地:市7家公墓成为节地生态安葬指定单位
1、市7家公墓成为节地生态安葬指定单位(来源:华商晨报 闻英奇)
4月3日,沈阳市民政局等单位联合举行首届“树生根·雀归巢·心还安”集体树葬活动,6位逝者骨灰安葬在梧桐树下。 “我们家属来5位,一起送他回归大自然,这是我们对他的一种永久纪念。”董先生说,儿子意外离世,全家人悲痛万分,所以大家都来为他送别,也希望以这种方式,让生命延续。沈阳市民政局副局长陈连宽介绍,去年沈阳市出台了《关于推行节地生态安葬的实施意见》和《沈阳市节地安葬奖补政策实施细则》,对选择海葬、树葬和生态葬式及骨灰寄存20年以上的实行奖补政策。目前沈阳已有7家公墓经审核成为节地生态安葬指定单位,100多份骨灰在指定单位进行了生态安葬,30多份骨灰办理了免费寄存手续。
2、市东乡区投2000万元建公益性公墓(来源:江西日报 万仁辉 胡乐)
为进一步推动绿色殡葬改革,抚州市东乡区先后投资2000万元,在城市和农村大力推行公益性公墓建设,减轻群众负担。东乡区民政局殡葬管理所负责人王永进介绍,该区城市公益性公墓占地面积共40亩,建有墓位4170个。不仅如此,该区还在黎圩、岗上积、红星垦殖场等地建设农村公益性公墓28处,旨在推进移风易俗,引导农村殡葬新风尚。据悉,东乡区还将扩建城市公益性公墓600座,解决城市三无人员、城市周边失地农民的安葬问题,同时制定奖补措施,大力推行生态安葬。
3、省以奖代补支持1498个公益性公墓建设项目(来源:新华社 李浩)
记者从陕西省民政厅获悉,截至2017年年底,省级财政安排专项资金4.915亿元,用于殡仪馆设备改造和城乡公益性公墓建设。其中包括:更新70个殡仪馆火化炉、殡仪车等殡仪设备,以奖代补支持69个城市公益性公墓项目和1429个农村公益性公墓建设项目。陕西省民政厅副厅长郭惠敏说,“十三五”期间,计划每个县(市、区)至少要建成1个城市公益性公墓,要有1个火化殡仪馆或殡仪服务设施,每个行政村(或相邻几个村合建)都要有1处公益性骨灰楼(堂)或公墓。到“十三五”末,努力实现关中地区农村公益性公墓全覆盖、全省县级城市公益性公墓和殡仪馆全覆盖;全省火化率达到全国平均水平。郭惠敏表示,陕西的节地生态安葬工作还处于起步阶段,节约土地、保护环境的安葬观念不强,激励引导、规范监管的制度机制不完善,节地生态安葬设施供给不足,节地生态安葬率不高,公益性公墓建设滞后,部分地区乱埋乱葬、墓位面积超标、过度使用不可降解材料等问题较为突出。下一步将积极引导和推广节地生态葬法。近日,陕西省民政厅还制定了《陕西省经营性公墓审批办法》,将对全省经营性公墓逐一核查,杜绝再建大墓、豪华墓和出售高价墓。
4、市大足区万古镇七宝山公墓“爱心园”开园(来源:华龙网 邓小强)
近日,重庆市大足区万古镇七宝山公墓“爱心园”正式开园,从即日起,该园对万古镇困难群体实施特殊关爱,在丧葬方面提供慈善救助,帮助困难群体办好身后事。七宝山公墓位于巴岳山余脉半山腰,地处万古镇新石村8组,于2014年经上级主管部门审批备案后建设,为镇级公益性墓地。投用以来,该公墓积极倡导文明丧葬新风,致力于减轻群众丧葬负担,满足了社会多方面、多层次、多样化的丧葬服务需求。本次七宝山公墓服务站业主自发创建“爱心园”,决定对全镇范围内的特困救济人员(即“五保供养户”)、低保人群开展慈善救助行动,具体措施是:特困供养人员死亡后,其进行火化处理的骨灰盒在公墓指定位置安放的,一律免收墓地认购费、服务管理费等各种规定费用;低保对象的骨灰盒安葬只收取建墓成本费。
【 返回 】